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历史主动精神在党性锻炼中的重要作用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历史主动精神在党性锻炼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北京日报2022-06-13 10:07

  作者:何虎生、杜贝慧(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大历史观,坚定历史自信,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权。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这为全党同志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为滋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百年历史奠定了强化党性锻炼的历史自信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是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也是加强党性锻炼的历史依据。学习党的历史是共产党人增强党性的必修课。在新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应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定历史自信,不断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夯实党性锻炼的坚实基础。

  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揭示了党员干部强化党性锻炼的根本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贯穿党的历史发展的始终,具有高度的集中性、统摄性、引领性。我们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实践中,始终注重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揭示了党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亮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优势和秘笈,为共产党人不断强化党性锻炼提供了重要参照。

  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铸就了党员干部强化党性锻炼的坚实支撑。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全景式勾勒了党非凡宏大的奋斗历程,积累了自信、自立、自强的强大能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贯穿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积淀了丰厚滋养。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整体摆脱贫困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人在前所未有的奋斗、牺牲、创造中,锤炼出鲜明过硬的党性修养。

  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提供了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指引。中国共产党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总结宝贵历史经验,为党员干部判断重大政治是非提供重要依据。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总结历史经验,在重大历史关头促进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生动教材。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的“十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核心力量、最大底气、指导思想、重要原则、正确道路、发展视野、不竭动力、精神力量、重要法宝、强大支撑,蕴涵着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占据历史主动的广博智慧。

  历史主动精神为强化党性锻炼提供丰富营养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蓬勃迸发,包含重视历史发展过程和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自觉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等丰富意蕴,充分融汇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优秀作风,生动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特质。在新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应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强化历史认知,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明确强化党性锻炼的正确方向和重要要求。

  要恪守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发展源头,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精神根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其重要内涵,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深刻揭示了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立场,引领着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对党忠诚、为民造福的根本政治担当。当前,中国已经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全体党员葆有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兴党,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要积极掌握政治主动权,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重要表现和掌握政治主动权的关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两个确立”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在新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必须从历史主动精神中汲取动力,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主动引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要坚持唯物史观,增强实事求是的最大党性。历史主动精神以唯物史观为遵循,与党性的本质规定高度一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党性”进行了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最大党性。新时代党员干部强化党性锻炼,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树立正确党史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把握客观规律、回应现实需要。

  在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中强化党性锻炼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性强大的重要表现。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最关键的是要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历史自觉是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品格和实践力量,支撑并滋养着共产党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百年党史证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在新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应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历史自觉,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加强党性锻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的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是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理论武装、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彻底的批判性。自成立之初,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改造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锤炼党性。党的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的社会革命史,是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是净化革新的党性锻炼史。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与党的自我革命融为一体,引领并保障着伟大社会革命。推进自我革命,不断锻炼党性,是党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的根本所在。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坚决推进自我革命,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在革命性锻造中不断强化党性。在新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葆有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以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必须以高度历史自觉担当起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汇的历史境遇下,党和人民事业所面临的矛盾问题愈加复杂尖锐。新时代共产党人推进自我革命、强化党性锻炼,必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决摒弃承平日久、精神懈怠、庸政懒政等不良心态,坚定对奋斗成就、奋斗精神、奋斗经验的历史自信,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一以贯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革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在新发展阶段,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强化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觉,不断强化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团结带领人民奋力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