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实践新论·非凡十年】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标杆和高质量发展示范者
首页> 理论频道 > 正文

【实践新论·非凡十年】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标杆和高质量发展示范者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06-21 09:10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凝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力量,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光明网开设“实践新论·非凡十年”网上理论传播专栏,持续推出系列理论解读文章和新媒体产品,充分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系统总结十年来“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作者:韩剑(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锋(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建设自贸试验区,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目前,全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为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贸区(港),各地主动扛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担当,开放新高地“多点开花”,改革试验田“遍地结果”。这些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正逐步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

  我国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打造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既源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带来的外部压力,也源于国内外经济竞争形势转变引起的内在需求。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出现了多边贸易体制停滞、区域合作进程加快的趋势,规则一致、竞争中立、知识产权、环境和劳工标准等为代表的边界后措施成为区域或国家间贸易谈判的主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也迫切需要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的推进。自贸试验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肩负起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重任,探索新途径,闯出新路子,在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前瞻性、差别化、可推广性改革探索不断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鼓励各地根据各自禀赋特色,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2018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截至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在国家层面推出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地方层面推广了约1400项制度创新成果,对照各自总体方案,各地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普遍超过85%。278项国家层面制度创新成果中,涉及领投资管理领域76项,贸易便利化领域76项,金融开放创新领域30项,事中事后监管60项,服务业(人力资源领域)18项。其中,既有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基础性、引领性的制度变革,也有“海关通关一体化”等监管模式创新,还有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四个一”等全流程制度优化,这些制度创新成果经过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各地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制度型开放举措,引领带动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9年以来,外资负面清单不断缩减,出台了8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由最开始的190条特别管理措施,缩减到了2022年的27条,尤其是自贸区版负面清单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可以认为制造业方面自贸区已经做到了全面对外开放。虽然我国服务业整体开放水平相对不高,但自贸试验区近年来在科技、互联网信息、金融、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专业服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加快开放。例如,海南自贸港作为我国主动开放的重要平台,2021年推出全国首张跨境服贸负面清单,《海南跨境服贸负面清单》在120个左右的分部门,开放水平都超过了WTO的承诺,绝大多数甚至超过RCEP。同时,自贸试验区借助金融开放前沿阵地的优势,FT账户(即自由贸易账户)在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方面率先突破,有效防范金融开放风险的监管政策和促进双向开放的举措,为我国全方位开放创造良好环境。在对外开放新格局方面,沿边自贸区通过寻找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补优势,探索跨境贸易、跨境物流、双向投资,而内陆自贸区依托航空、铁路等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化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为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力。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自贸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强调,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等新经济领域,各自贸试验区正以更大力度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在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保税维修、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方面,自贸区加快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适应和引领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国际规则,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在全产业链发展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航空航天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江苏自贸试验区探索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等等,为我国产业链安全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比喻说,“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逐步推进政府、市场、要素环境深层次变革,在产业协同创新和系统生态培育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在贸易便利化领域,通过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口岸功能、推进海关监管制度创新,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投资便利化领域,自贸区率先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并在全国率先试点“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破解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力。2021年21个自贸试验区利用外资增长19%,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5%的外商投资,外贸进出口增长29.5%,比全国高8.1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比重的17.3%,自贸试验区正以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开放高地。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方位推进安全韧性社区建设

  • 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