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思享家】构建“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首页> 理论频道> 思享家 > 正文

【思享家】构建“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11-25 15:24

  作者:刘跃进(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教授)

  一

  国家安全出现的很早,国家安全思想古已有之,但在“国家安全”概念下对国家安全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形成系统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学则很晚。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然十分重视国家安全问题,但也长期没有使用“国家安全”概念论述国家安全,没有在“国家安全”概念下系统阐述国家安全问题。

  “冷战”后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界开始超越以“战争与和平”为中心的“和平研究”“战略研究”,开始聚焦以“威胁与安全”为中心的“安全研究”“国家安全研究”,我国学者还提出了“建立国家安全学”的构想,并于2004年公开出版了首部《国家安全学》著作,初步构建了一个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据新形势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两个国家安全战略文本,广泛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国家安全通识教育,并在“一级学科”下开始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十年成就时所说,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但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几年时间内就尽善尽美。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肯定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体系构建和完善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更指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的具体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一部分专门阐述国家安全问题时,一方面通过标题“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另一方面又把国家安全体系问题置于这一部分包含的四个问题之首,并以“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为段首语,具体阐述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和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要求“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由此可见,国家安全体系不等于国家安全要素体系,现代化的国家安全体系更不能局限于包括了多少个“安全”。无论是人们最初所说的“十一个安全”“十二个安全”,还是后来概括的“十六个安全”甚至“二十多个安全”,都只是国家安全问题和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方面,即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问题,以及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国家安全要素体系,而不是总体性国家安全问题,更不是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的全部内容。

  为此,构建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适应的国家安全体系,必须在考虑国家安全本身构成要素的同时,进一步广泛考虑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问题,从而构建一个包括这四方面的“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二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讲到国家安全的十二个要素,即人民安全(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有关方面陆续提出了一些新的国家安全要素,如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以及金融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等。

  由于国家安全的各种构成要素都包括了“安全”二字,导致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国家安全本身的构成要素等于国家安全治理涉及的所有安全问题,甚至认为由这些要素构成的体系就是国家安全体系。这不仅极大地缩小了国家安全工作和国家安全治理涉及的问题,而且也极大地缩小了国家安全体系的范围。

  事实上,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并不是国家安全工作和国家安全治理涉及的全部问题,也不是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的全部内容。国家安全构成要素的不断增加,表明的只是国家安全本身内容的丰富性及其范围的广泛性,而不是国家安全治理可能甚至必然涉及的范围和问题,更不可能由此构建出完整的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野中,虽然国家安全本身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国民、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层级安全的总和,但国家安全治理和国家安全体系涉及的内容却远远超出了国家安全本身及其不同层级的构成要素。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进行国家安全治理,必须在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之外,进一步关注和考察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以及国家安全保障活动和国家安全保障机制。

  总之,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适应的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必须同时包括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问题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来说,这四个方面既是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安全总体体系下的国家安全次级体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的众多国家安全要素中,只有人民安全(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等是国家安全的基本要素,其他安全要素则是不同层次上的国家安全次级要素,或者是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另外不同的国家安全要素分类。根据对国家安全要素的这种认识,以及对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和国家安全保障问题的长期研究,我们初步构建了一个包括国家安全要素体系、国家安全环境体系、国家安全风险体系、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等四个一级子体系的国家安全总体系。

【思享家】构建“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三

  国家安全总体系下的国家安全子体系,可以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

  例如,由于构建完整多层的国家安全要素体系任务繁重,我们可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论述,先构建一个包括上述十一个基本要素的国家安全基本要素体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国家安全道路。为此,在国家安全基本要素体系中,人民安全居于宗旨和核心地位,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分别居于根本和基础地位,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则发挥着不同的保障作用,其余的国土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也都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护卫着国家安全。

  由此,可以把国家安全基本要素体系大致图示如下。

【思享家】构建“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再如,根据我们对国家安全风险治理的研究,可以构建一个包括国家安全风险领域、国家安全风险类型、国家安全风险治理等三个方面的国家安全风险治理体系。

【思享家】构建“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