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就业机制、数字化转型、青年工作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沈家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沈家文认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竞争复杂激烈。我们站在新的更高发展起点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成艰巨的科技创新任务,尤其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保障。构建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创新生态,亟待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的关键举措,有助于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有助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建立健全更加适应国际科技竞争和应对风险挑战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从体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改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二是加快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新动能。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整合创新资源,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构建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现代化科技管理方式,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实现质的飞跃。加强产学研融合和开放式创新,引导企业加大前瞻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投入,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创新供给与发展需求高效对接。
摘编自《人民日报》
【梅伟惠、邵頔:强化就业优先,要理顺四个机制】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梅伟惠、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邵頔等认为确保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既是受教育者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过渡的关键事件,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必要理顺以下四个机制。第一,要构建适应需要的能力发展机制。新一轮产业革命对大学生的数字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将就业创业力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转化。第二,要搭建共同参与的机会供给机制。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各利益相关方应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释放新的就业潜能。第三,要健全保障帮困资源补偿机制。针对困难毕业生群体,要完善就业困难帮扶长效机制和预警机制,采取精准指导和精准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朋辈互助和榜样激励的作用,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第四,要完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调整机制。针对“慢就业”风潮,社会和高校应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营造积极的就业心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摘编自《光明日报》
【张军扩:数字化转型重在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认为,无论是智能化改造还是数字化转型,企业都是实施主体和主要力量。转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政府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要从克服和缓解企业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困难和制约因素出发,尽可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企业赋能,增强其转型的能力、意愿和信心。因此,实现经济数字化转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进一步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数据、工业信息化数据和产业链数据,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程度直接决定了生产数据采集能力。第二,促进制造业数据的联通与共享。数据的联通与共享既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前提基础,更是充分释放数据潜在经济价值的关键所在。第三,强化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供给。要努力打造数字化转型人才共享资源池和数据库,综合采用企业内训支持、专家顾问服务、联合培养认证等方式,实现高端人力资源的跨界流转与开放共享。第四,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集成服务商。数字化转型需要服务商对企业进行专业诊断,提供从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建设部署到运营维护的一揽子服务。第五,完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加强产学研用的对接沟通,联合开发面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需求的系统和装备,用好用足相关财政支持政策,助力装备企业在实用迭代之中实现质量提升。第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能就数字化论数字化,必须首先解决好企业发展环境、发展方向与发展信心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
【刘珂:从党的青年工作中汲取智慧力量】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珂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利于不断涵养广大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刘珂认为,青年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党对青年运动的全面领导。自五四运动以来,青年运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破土而出。无数爱国青年、有识之士奋勇当先,打破封建思想桎梏,宣扬新思想新文化,坚守听党话、跟党走的优良传统,展现出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和忠贞初心。二是加强党对青年干部理想信念的教育。青年干部从红船出发,由寥寥数人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以非凡的理想信念激发出惊人的磅礴之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三是深化党对青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变革的严峻形势,聚力破解青年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是构筑青年人才竞争优势、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共识的“主心骨”,亦是增强广大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最大公约数。唯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引领青年在政治、道义和精神上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当代中国精神的号召力、凝聚力,培养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向上向善好青年”。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