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强全球合作 推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首页> 理论频道> 经济社会 > 正文

加强全球合作 推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3-09-12 09:57

  作者:许召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陈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研究组织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展缓慢,全球发展事业面临巨大挑战。为推动全球发展重回正轨、凝心聚力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国在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两年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

  作为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工业化在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具有系统重要性,日益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关切。了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展、分析其发展的阻碍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对于加快推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促进全球实现共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充分不均衡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制造业比重为衡量标准,全球110个发展中国家在1990年至2021年期间的工业化进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工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但近年有所放缓。各国按照工业化水平一般可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五个阶段。1990年至2021年间,有62个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工业化阶段提升,其中有37个国家提升了1个阶段(比如从前工业化提升到工业化初期,或从工业化初期提升到工业化中期),有22个国家提升了2个阶段,有3个国家提升了3个阶段。其中,2000年至2010年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提升最快的时期,此后提升速度显著偏慢。

  二是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均衡。2021年,31个国家处于前工业化阶段,25个处于工业化初期,26个处于工业化中期,21个处于工业化后期,只有7个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此外,自1990年至2021年,110个发展中国家中,有44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阶段仍然原地踏步。

  三是不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2021年,44个未实现工业化阶段提升的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比重偏低,均值仅为10.7%。2019年,有可得数据的30个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值为3.2%,显著低于全球15.1%的平均水平,反映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偏弱。

  四是难以享受全球技术进步红利。工业化水平低使发展中国家难以通过工业生产学习、消化和吸收全球知识,难以享受全球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从而拉大了与全球先进国家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并进一步削弱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能力。

  多重因素阻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

  部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难以顺利发展,既有中长期结构性原因,也受短期因素影响。

  一是关键要素资源短缺。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可靠和可负担的道路、通讯、卫生、电力和水等基础设施供应,即使一些地方能够提供部分基础设施,通常也不稳定且不可负担。不少发展中国家难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不能为企业提供足够的长期融资和信贷。尽管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储备丰富,但身体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新时期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综合营商环境欠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综合营商环境欠佳,企业经营活动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壮大。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数据,2020年,亚洲、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综合平均排名分别为第95位、第114位和第137位,与发达国家平均排名的第39位存在明显差距。

  三是国际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工业发展始终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要启动工业化、顺利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需要充足的外部支持。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中经常遭遇不公待遇,全球治理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支持范围、援助力度和执行落实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四是新动荡变革带来新挑战。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冲击传统的全球产业布局,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局面更为激烈复杂。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债务困难使得生产投资持续疲软,工业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倒逼绿色转型提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限制增多。数字鸿沟使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弱化,不利于工业化进展。

  携手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

  推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既要依靠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努力,也要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

  一是要因地制宜推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要更加重视工业发展在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发展战略。根据资源禀赋结构和市场经济规律,客观评估、精心选择并重点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集中有限资源发展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区,适度超前建设传统和数字基础设施,按产业集聚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并提供税收、经营、金融和贸易等政策便利。重视积极把握新工业革命机遇,促进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推广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二是要促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展中国家可以加强区域性市场一体化建设,有效拓展本国企业的市场空间,发挥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议程、“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等发展契机,构建完善双边和多边的工业化产业化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工业生产能力和制造业水平。积极开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合作,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保障全球产业体系的稳定、高效和绿色发展。

  三是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贸易支持。要更好发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和新开发银行等多边平台的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融资支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和贸易规则谈判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使用产业政策的空间。积极稳妥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充分照顾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特殊关切,为其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援和能力支持。

  四是要增进各国发展知识交流互鉴。要充分发挥国际发展机构、多边机制、智库、企业、高校等作用,促进南北之间和南南之间在工业化领域的知识合作。鼓励各国政府和产业实践工作者增进发展理念和最佳实践的交流借鉴,帮助发展中国家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和方案。多方合作开展企业家精神和职业教育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提升发展中国家企业和劳动力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的能力。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