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保护好东北地区自然生态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首页> 理论频道> 经济社会 > 正文

保护好东北地区自然生态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3-09-13 10:07

  作者:宋杨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这就意味着不仅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把城乡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同样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有东北特色的旅游业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最直观的效益是能够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例如黑龙江的雪乡,此前主要是从事林业伐木,在我国实施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后,通过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冰雪旅游休闲度假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旅游旺季往往一房难求,实现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和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22—2023年雪季,黑龙江共接待游客3007.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6.14亿元,同比增长91.56%。冰雪旅游为振兴发展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除了增加收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还有更加长远的意义。东北地区一些旅游资源丰富、原始风光迷人的地方,往往位于边远的山区、林区,交通相对不便,生活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势必要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比如扩建机场、车站,修缮道路,更新老旧城乡住宅等,这些都能够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当地百姓的幸福指数,还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东北地区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东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独特,冰雪、森林、草原、沙漠、海洋等旅游资源禀赋高、数量多、类型全。北国边塞风光、阿尔山秋景、查干湖冬捕、吉林雾凇、长白山滑雪等具有东北特色的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冰天雪地不再是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进入秋冬季,东北地区也将迎来一年中旅游的黄金季节。要结合地域优势、天然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冰雪资源的可开发性、可利用性,发展特色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利用的前提是保护,守护好东北地区的森林、江河、湖泊、湿地、冰雪等原生态风貌,特色文化旅游才有吸引力。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决不能因短期的经济利益搞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甚至破坏自然环境、损毁旅游资源。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勾勒出新时代东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相关地区和部门要把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手段,助力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宋杨)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