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首页> 理论频道> 动态导读 > 正文

“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10-20 11:35

“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尽管走来非常不易,但其进展和成效超过了预期。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一带一路”,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一带一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变成现实。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实现自己的梦想,发展是每个国家的权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今天的全球化是非常不公平的,有很多的问题,推动全球化走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而不是逆全球化、脱钩、断链等,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最现实的使命。中国发起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内容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中国努力实现与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此外,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努力,积极维护世界公平与正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落到实处。我们将同各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我们将建设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伙伴关系、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详情

  “一带一路”改变世界格局

  共建“一带一路”,深刻变革了近300年工业文明形成的以海洋为主的世界格局,形成了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互联互通的新格局。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互联互通的世界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的布局,形成了陆、海、空、网、冰五位一体发展的空间布局,逐步构成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与冰上丝绸之路;二是形成多维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格局,例如,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廉洁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等,是立体化、多维度地通向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形成以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民心相通作为重要基础的三位一体共建“一带一路”的联通方式。共建“一带一路”为开放的中国与开放的世界提供了桥梁纽带,把开放的中国与开放的世界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全球经济合作、共建互联互通的大格局,中国快速转变成为一个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造福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引领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在某种程度上,共建“一带一路”是一种具有包容性而非排他性的新型全球化的重要模式,正在实现全球化的再平衡,形成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区。详情

  “一带一路”推进国家间教育合作

  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盛兵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合力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既促进共建国家教育的普及公平优质发展,又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十年来,在教育部的总体布局下,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合作聚焦三大重点领域、五大计划以及机制平台建设,促进了民心相通、人才培养和共建国家教育的共同发展。在语言互通上,不仅国内的外国语大学广泛开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语言专业,而且在出国留学资助上,国家留学基金委专设区域外语项目,助力“一带一路”语言先行,填补了一大批已建交但国内不能培养的空白语种。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上,设立“丝绸之路”奖学金支持留学生学习“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支持的基础建设、互联互通和经济贸易等相关专业,为“一带一路”共建各国公路交通、铁路建设、能源安全、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培养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在师资培训推进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依托“专家赴外培训”和“来华研修项目”,为东南亚各国大中小学本土中文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详情

  “一带一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扩大了合作伙伴,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为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暨南大学教授,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林学军,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博士陈妍妍在光明网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维护了全球供应链稳定。“一带一路”倡议提倡互利共赢,削减关税,开放市场,这对中国与共建国家及地区经贸关系的促进效果明显,“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共建国家间的贸易额不断攀升,贸易增长水平大大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一带一路”倡议便利全球资金融通,促进国际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亚投行的成员数量已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109个,共批准了236个项目,累计批准融资总额超450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500亿美元,惠及36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融资平台。丝路基金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方式,为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提供了重要支持。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已开展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此外,中国还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业务量、影响力逐步提升,本币互换与跨境结算规模持续扩大,有效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详情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

“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