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赵姗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发展经验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有文化认识观点上的创新和发展,又有文化实践工作布局上的方法要求,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思想精髓,传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在研究实践问题、解决实践问题中丰富发展,在推动实践发展、指导实践进步中成熟完善。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是党推动文化革新、实现文化创造、坚定文化自信的光辉历史。重视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领导文化发展的显著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启领导文化建设的初步尝试。通过创办系列文化刊物、组建文艺社团、成立研究机构、开设文化课程宣传革命运动,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目标,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通过制定团结、教育等积极的文化政策对知识分子和旧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改造;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为调动知识分子的文化创作激情,提供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党在继续坚持双百方针的同时,更加注重应对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文化趋势,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在积极吸收、充分汲取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坚定“四个自信”、明确“九个坚持”、把握“七个着力点”等文化发展观点,明确“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抱负和文化责任一脉相承,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对党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需求。实践是理论的本源,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直面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产物,这一思想蕴含鲜明的实践观点,根植于解答重大时代课题的实践需要、根植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实践需要。从野蛮迈向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来都无法依靠固步自封得以实现。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多元文化观念并存的时代境遇,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多样性格局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理念,全球文明倡议的重大命题,为理解人类共同命运、超越零和博弈旧思维提供了中国智慧,对“文明冲突论”“文明隔阂论”等错误思潮进行精准回击,解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重大时代课题。人民性是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立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实践需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从人民实际生活中汲取文化素材;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要创造人民喜爱、人民接受、人民认同的文化理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围绕人民需求创作文化作品。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回应实践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是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文化建设领域突出的理论成果,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必然产物,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观点,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根植于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是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智慧结晶。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奋斗进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智慧,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哲学思维、教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历史传统中挖掘资源、汲取智慧,不仅实现了历史传统中文化智慧与当代文化实践发展要求的融通融合,还将其中的思想创造、理论创新运用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建设中,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准则;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物无孤立”“万物皆化”“明者因时而变”的哲学思维治国理政;用“尊师重道”“因材施教”“以德立人”“有教无类”的思想引导教育发展;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的价值理念描绘社会理想;用“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德不孤,必有邻”的道德观念阐释伦理规范和公德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解答了现实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坚持全面考察文化在新时代的现实境遇,解答了文化领域突出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阐释了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始终坚持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确了“七个着力”的工作要求和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行动指南,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不断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开拓新境界。
三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持续探索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原创性理论的集成,其理论自身也兼具这一特质,既有文化认识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实践布局上的方法要求,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认识论高度整体关照新时代文化建设实际,回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略地位作出新的概括,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刻认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自信”,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坚定“四个自信”;概括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提出文化建设新使命;明确“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等重大认识论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认识论观点,也内在地包含了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法论要求,为分析和解决新时代文化建设问题提供了思想路线和方法指引。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新境界;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守正创新和政治引领;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魂脉的始终坚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传承弘扬,激发文化活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准确把握新的历史起点肩负的文化使命,深入贯彻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新征程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