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色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色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11-30 09:10

  作者:黄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赵姗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发展经验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有文化认识观点上的创新和发展,又有文化实践工作布局上的方法要求,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思想精髓,传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在研究实践问题、解决实践问题中丰富发展,在推动实践发展、指导实践进步中成熟完善。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是党推动文化革新、实现文化创造、坚定文化自信的光辉历史。重视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领导文化发展的显著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启领导文化建设的初步尝试。通过创办系列文化刊物、组建文艺社团、成立研究机构、开设文化课程宣传革命运动,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目标,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通过制定团结、教育等积极的文化政策对知识分子和旧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改造;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为调动知识分子的文化创作激情,提供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党在继续坚持双百方针的同时,更加注重应对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文化趋势,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在积极吸收、充分汲取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坚定“四个自信”、明确“九个坚持”、把握“七个着力点”等文化发展观点,明确“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抱负和文化责任一脉相承,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对党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需求。实践是理论的本源,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直面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产物,这一思想蕴含鲜明的实践观点,根植于解答重大时代课题的实践需要、根植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实践需要。从野蛮迈向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来都无法依靠固步自封得以实现。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多元文化观念并存的时代境遇,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多样性格局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理念,全球文明倡议的重大命题,为理解人类共同命运、超越零和博弈旧思维提供了中国智慧,对“文明冲突论”“文明隔阂论”等错误思潮进行精准回击,解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重大时代课题。人民性是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立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实践需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从人民实际生活中汲取文化素材;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要创造人民喜爱、人民接受、人民认同的文化理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围绕人民需求创作文化作品。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回应实践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是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文化建设领域突出的理论成果,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必然产物,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观点,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同时根植于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是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智慧结晶。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奋斗进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智慧,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哲学思维、教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历史传统中挖掘资源、汲取智慧,不仅实现了历史传统中文化智慧与当代文化实践发展要求的融通融合,还将其中的思想创造、理论创新运用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建设中,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准则;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物无孤立”“万物皆化”“明者因时而变”的哲学思维治国理政;用“尊师重道”“因材施教”“以德立人”“有教无类”的思想引导教育发展;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的价值理念描绘社会理想;用“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德不孤,必有邻”的道德观念阐释伦理规范和公德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解答了现实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坚持全面考察文化在新时代的现实境遇,解答了文化领域突出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阐释了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始终坚持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确了“七个着力”的工作要求和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行动指南,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不断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开拓新境界。

  三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持续探索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原创性理论的集成,其理论自身也兼具这一特质,既有文化认识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实践布局上的方法要求,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认识论高度整体关照新时代文化建设实际,回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略地位作出新的概括,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刻认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自信”,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坚定“四个自信”;概括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提出文化建设新使命;明确“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等重大认识论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认识论观点,也内在地包含了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法论要求,为分析和解决新时代文化建设问题提供了思想路线和方法指引。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动摇,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新境界;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守正创新和政治引领;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魂脉的始终坚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传承弘扬,激发文化活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准确把握新的历史起点肩负的文化使命,深入贯彻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新征程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持续发展。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