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三农’及乡村振兴”主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加强农村农业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今年以来,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民日报社论撰文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同时,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落实规划、扎实推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最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详情】
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浪潮中,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刚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要在科技和人才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以科技为引擎,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农业农村基础。要持续拓宽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范围,实现城市农村“同网同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嵌入和应用,加快数据要素在农业各领域中的流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种植、养殖、畜牧的全过程,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另一方面,以人才为引领,带动更多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助推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要增加对农民数字知识的传授和培训,加快搭建全媒体矩阵,多渠道传播数字信息,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农村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更多农民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济活动,激发农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详情】
推进县域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现实路径。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要理解和把握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才能深刻理解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同时,要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牢牢把握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主线。第一,要以城乡统筹规划布局为前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坚持强弱项、补短板、抓重点的原则,实现乡村振兴全方位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导约束作用。第二,要以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为关键。关键是破除“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人口流动、产业发展等历史趋势,全面提高城乡间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实现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第三,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支撑。要立足县域布局富民产业,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县域商业体系,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在乡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提振农村消费,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第四,以城乡建设一体化为核心。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到城乡建设一体化,以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第五,以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为目标。通过城乡联动式发展,畅通城乡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城乡流通网络,盘活农村资产并在县域内统筹配置,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详情】
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对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城乡协调顺应了新阶段客观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围绕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把城乡协调发展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推动城乡从不平衡发展转向协调发展,再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环节,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例如: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力、加强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加大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强深化改革的促进效应等。最后,作者介绍了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创新思路。第一,推动实施就地城镇化。通过政策的力量和改革的办法,引导跨省市打工的部分农村劳动力逐步回流到当地县城和小城镇,引导中西部农村人口实现就地城镇化。第二,引导部分城市产业向乡镇转移。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县城和乡镇建设一批产业聚集区,引导推动城市部分产业尤其是工业向聚集区转移或延伸,特别是引导推动沿海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向中西部乡镇产业聚集区转移。第三,鼓励支持人才下乡返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实施适当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下乡,促进企业家到县城和乡镇发展实业,带动工商资本、先进技术等资源下乡。【详情】
(光明网记者 郑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