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神话研究中抒写“大家”人生——袁珂先生神话研究片谈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在神话研究中抒写“大家”人生——袁珂先生神话研究片谈

  作者: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神话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探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宝藏。可以说,很多神话爱好者关注神话了解神话都与阅读袁珂先生的神话著述有关,而许多神话研究者也从袁珂先生的神话研究中汲取营养。在当今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回顾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的学术之路,无论是对于中国神话学研究还是其他学科研究,都会有所裨益。

  积跬步:在神话基础资料学建设中

  为神话学发展固本溯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进入信息化时代,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资料学建设不但不会过时,而且会转化为大数据为学科的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中国起步较晚的神话学研究而言,基础资料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袁珂作为一位具有强烈文化责任感的神话学家,身体力行地承担了这份责任。

  在披沙拣金中让沉睡的中国古代神话活起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袁珂以巨大的热情在中国神话的长河中孜孜以求,寻矿探宝。195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神话》可谓是一部全面系统展现中国古代神话的著作,将散见于历代经史子集、笔记、类书等文献中零碎庞杂的神话资料进行考辨真伪,订正讹误,从世界起源、黄帝蚩尤之争,一直到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把中国早期神话的整体样貌呈现出来,对支离破碎的中国神话作了全面、完整、通俗的讲述,使关于中国神话虚无主义的种种误解谬说不攻自破。袁珂、周明编著的《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将从上百种历史典籍中辑录的零散神话片段,系统整理,分类编排,标注详细出处信息,设置便捷的“人物索引”和“地名索引”,是一部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中国古代神话资料集成,成为神话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在精雕细刻中让碎片化的神话变得更完整。在当时的研究条件与整个学术大背景下,寒窗冷板凳、皓首穷一经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忘我的学术境界。这方面袁珂的《山海经》研究可以说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案例。《山海经》的内容繁杂精深,涉及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诸多事象,包含地理、历史、神话、宗教、动物、植物、物产、医药、异域、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想象力非凡,又高度意象化、碎片化。如何把这些零零碎碎的神话资源连缀成一个有关神话叙事的整体,袁珂正是以夸父逐日的初心、精卫填海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行动,在《山海经》的潜心研究中,用铁杵磨针的功力精雕细刻,最终出版完成了《山海经校注》《山海经校译》《山海经全译》《山海经校注增补修订本》等多部著作。如《山海经校注》中,袁珂对《山海经》涉及的约40多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等稽古引今,认真辨识原文中的错误、消减、讹传、窜改、脱落之处,校注中特别着重对神话传说部分的注释,条分缕析,旁征博引,给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部可见、可引、可用的古代文献珍本。该书还搜集了数百幅图片,予以梳理、考辨、研究、注释,文情并茂、图文互证,不仅增强了《山海经》的鉴赏价值,也为中国神话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资料学经典。

  在拓展视野中让中华民族神话更包容。中国神话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神话,各民族神话在充分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神话,也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毋庸讳言,在百年中国神话学研究的前50年中,大多数神话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古典汉语文献,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神话只是只言片语、支离破碎,不成体系,与西方神话的系统性相形逊色,甚至出现“言必称希腊”的偏颇。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之一就是没有从更大的视野考察极其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袁珂将神话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大,在《中国神话大词典》中,通过改编的形式将少数民族神话作品作出系统性展示,选录今人记录的大量少数民族口传神话,资料新颖,内容丰富。特别是专门出版了《中国民族神话词典》,收入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中国56个民族的神话传闻618条,采集展示中国各民族大量的神话故事,将汉族神话与少数民族神话融合在一起,从中可以发现中国各民族神话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也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神话”浑然一体的文化精神。

  在袁珂先后整理出版的30多部著作中,专门呈现神话作品的就有20余部,通过选编、改编、校注、译注等各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中国神话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也为后来中国神话研究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学基础。

  重实践:在神话研究的实践中

  塑造大国神话新形象

  一位真正的学问家,首先要有为人民做学问的初心,并把这种责任与情怀融入到点点滴滴的学术实践中。袁珂的神话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神话回归民间,服务人民,在神话研究实践方法上也非常注意寻找新路径。

  通过对神话进行尽可能合理的分类,充分展现中国神话的丰富多彩。如在《中国神话大词典》中,将中国神话划分为古代神话、仙话、历史人物神话、佛家人物神话、动植物神话、山川都邑神话以及寺庙祠堂、名胜古迹神话等。这些广义神话的类型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神话学的社会关注度。

  通过引导学术争鸣,助推神话学术发展。如何推动中国神话学发展,身为中国神话学会负责人的袁珂身体力行将学术争鸣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袁珂首先在《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3期上发表《再论广义神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广义神话”定义作出新的界定,强调神话的“多学科的性质”。紧接着该刊在1984年第4期上,发布了诸多神话学者对神话的界定大讨论,通过题为《关于神话界说问题的讨论》的长篇报道,对袁珂、王松、肖崇素、张振犁、李缵绪、李子贤、杨知勇等20多位当时神话学界知名学者在会议上的研讨观点作出详细介绍,大家各抒己见,或正面阐释,或质疑反驳,或旁引侧证,充分体现出争鸣精神。此后对神话定义的范围问题仍余音不断,进一步论证了“广义神话”的客观依据和学术价值。

  此外,袁珂还通过大量改写、改编各类神话,推进神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学者、中小学学生中的传播,通过与美国、日本、意大利、苏联(俄罗斯)等多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积极提升中国神话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袁珂曾给神话学者写过“填精卫海,追夸父日;究心神话,永矢毋违”赠言,这也应该是他自己的画像。马昌仪在文章中评价袁珂说“他把一生精力用于中国神话的钩沉、梳理、整合、研究和建构上”,“袁珂的神话选集和神话著作,为中华神话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这些评价中,我们能够看到袁珂为展现中国神话的中国特色所做的不懈努力和让中国神话走向世界的“填海逐日”实践精神。

  建体系:积极寻求中国神话学

  持续发展的方法论

  神话体系建设是支撑神话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关于中国神话是否具有体系性与系统性,在以往神话研究中是存在争议的,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只有某些西方的神话才能成为经典,才具有文化价值,有些研究者即使认为中国神话存在体系性,但仍否认这个体系的完整性。为解决中国神话学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困惑,袁珂首先对神话本身的界定与性质问题作出探讨。如他率先提出的“广义神话”概念尽可能扩大神话的外延,将中国神话的合理内核与叙事元素发展变化的包容性一并考虑,这一观念提出之初,许多神话研究者并不理解其中的良苦用心,仍坚持只有早期文献神话才能算作神话的狭义理念,对此也出现过长达数十年的讨论,但研究者越来越发现神话在后世传承中的发展变化,正是神话的不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支撑了中国神话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也对此后神话理论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青年神话学者祝鹏程在评价袁珂时所提出的,“袁珂构筑出一个完整而恢宏的中国神话体系,这一体系勾勒了从中华文明肇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与必然性,赋予了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新中国以合法性”。显然,通过中国神话的时空体系,我们会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也可以更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包容性。

  谈及袁珂对中国神话学学科建设的突出贡献,他撰写的《中国神话史》可以看作一个里程碑。该书从“史”的角度入手,多方位深入细致地考察了中国神话,精细勾画出我国古代神话发展史和神话研究史,将神话理论与神话史料有机结合起来,从原始社会前期的神话一直写到明清时代的神话小说和民间神话。既有相对明晰的分类,又有统揽式介绍,兼及神话的内容形式、价值意义、结构框架、发展走向等系列问题,勾勒出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充分发掘了中国神话的鉴赏价值与学术价值。

  袁珂作为中国神话学体系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也是严谨治学的典范。正如他的学生所说,“先生治学,实是以高明通识与沉潜功力相结合,数十年如一日,念兹在兹的都是中国神话,终于构建了他的中国神话学体系”。从上面选取的点点滴滴学术片段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时代需要“大家”,实干成就“大家”,作为一位神话学研究者只有心怀国之大者,倾心专注包括神话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坚强意志和实干精神投身学术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阐释神话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精神,才能更好激活古老神话的新光彩,让学术人生的足迹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