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新能源、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蔡之兵:统筹协调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认为,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关系。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动态替代与安全平衡关系,协同推进煤、油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以及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工作,加快建立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提升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二是处理好产业政策支持与促进市场竞争的关系。新能源的产业化需要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营造公平竞争、自由竞争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真正形成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三是处理好遵循整体发展规划与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结合国家绿色转型发展目标,制定系统性、整体性、约束性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实际的融合发展路径。
摘编自《光明日报》
【曹永栋: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永栋认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通过创新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科学技术渗透和融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并促进三者优化组合,就会推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解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有力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抓住机遇加快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有利于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方向,而且能够带来更高的商品生产和流通效率。它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根本宗旨看,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问题导向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忧患意识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任鹏: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鹏认为,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其中,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过程,其发展方向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高端化是转型升级的目标,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而攀。聚焦“高精尖”,促进传统产业向知识密集型、技术技能密集型转变,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智能化是转型升级的抓手,要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蝶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系统化的改造升级。绿色化是转型升级的方向,要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而行。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结构和绿色生产方式。融合化是转型升级的趋势,要推动传统产业向“融”而进。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创新规律,推进产业耦合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区域间协调联动,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经济日报》
【刘晨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刘晨光认为,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再造,为中华文明赋予了一种现代新形式,使中华文明展现出一种现代新样态。而这之所以可能,在根本上是因为它引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指向一种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未来社会主义新文明。包括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内并以其为最高发展阶段的人类文明旧形态,典型特征就是社会分化分层最终导向阶级矛盾、阶级冲突的加剧,阶级斗争成了必然归宿。所以旧文明形态是一种冲突型、纷争型文明,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常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新型现代社会主义文明,指向一种新型共同体的构建,代表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其最高目标和终极理想就是要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相较于过去阶级社会中的冲突型文明或纷争型文明,或许可以把新文明形态称为和合型文明或共生型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方面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所以能够代表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它要重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融合了中华文明的鲜明取向。中华文明大体上反映出一种中华传统的社会主义取向,显示出很强的伦理本位的文明特质。
摘编自《长江日报》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