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一次来到田野一线决心投身考古事业的大学生、站在遗址上主持工作的石峁考古队队长、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迹推动国际交流的专家学者、奔走筹措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的院长……说到考古,孙周勇身上同时存在着许多标签与身份。而在将近三十年的从业生涯中,打破考古的“边界”,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
孙周勇的研究方向为新石器及商周考古。2004年,孙周勇前往澳洲,开始攻读博士研究生。在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考古学与他本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一脉相承,但西方的学科理论给他的研究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角。此前,中国的考古学科受到苏联影响,更偏向物质文化史研究。但怎么脱离“以物见物”的局限,而是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多学科”式的研究,透过材料看到其背后古人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这仍然需要更多理论和方法的补充。
基于新的学习成果,孙周勇的博士论文《西周手工业形态研究》于2008年出版。他关于早期手工业形态的研究开创了中国考古学中同类研究的先河,其研究方法、分析手段及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孙周勇认为,考古既是一门需要淡泊明志、坚守田野,常与“皇天后土”打交道的学科,也是社会科学中与国际交流最频繁的学科之一。2010年,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美国田野考古研究院等多方的支持下,杨官寨中美田野考古学校第一期培训班举办,孙周勇出任中方校长、负责人。截至目前,共有超过160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通过这一渠道来到中国学习,并在毕业后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他们中有的前往哈佛做博士后,有的已经在亚利桑那大学、牛津大学等担任教职。“它的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孙周勇称,“因为学生们来到了中国,经历了中国考古的实践,认识了中国考古界。这不只是在向外传递中国声音,也是民心相通的过程。”
学术研究之外,孙周勇同样重视考古知识的传播。“公众考古”这一概念是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真正受到重视,不过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对于孙周勇来说,陕西考古博物馆,既是有意识地接触公众考古的起点,也是他引以为傲的工作成果。
2012年后,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几任陕西省文物局的局长的共同推动下,陕西考古博物馆的理念逐步成型。这是一座定位为集科研、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展示考古工作和考古学科发展的学科专题博物馆,时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的孙周勇,担起了总策展人一职。
考古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关键的分野在哪?如何平衡专业与科普?怎么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做好沟通?使用哪种展示手段最能提升观展体验?夜以继日地在数百个研讨会议之间周转,经过三年的切磋琢磨,孙周勇的“作品”终于以如今“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陕西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的姿态与观众见面。孙周勇解释道:“这个展览不强调文物展品的精美,而是强调它的考古学的价值,强调它所在的环境和这些器物所蕴含的礼仪制度、社会习俗,同时让观众了解考古发现背后的故事。”
陕西考古博物馆坚持学术线与科普线双线并行,无论是业内同行还是普罗民众,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一些考古专家反馈“这是国内最好的博物馆,没有之一”;在刚开馆的一段时间里,有些游客甚至会连着几天都前去参观。2022年开馆以来,陕西考古博物馆已经接待了超过84万名游客。这所博物馆的筹措、兴建与开放,与“考古热”“博物馆热”的到来相伴相随。“翻阅大地这本书”,终于不再是考古学家的“独角戏”。
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专业走向公众,从小学科走向大社会,孙周勇的发展思路不仅限于学术研究本身,甚至也不局限于考古本身,他还有着超越学科边界的、更宏大的期待。他希望,考古这样小众的学科知识,最后能够变成大历史的知识,变成社会的公共智识。“考古学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重拾民族的信心,让我们了解我们历史的辉煌、文明的发展。”而这,他也坦言,仍然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期的发展过程。(光明网记者金凌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