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孙来斌:坚持开拓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特点】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孙来斌认为,坚持开拓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特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坚持开拓创新,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是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对既有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的再利用和新创造,体现了发展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从历史上看,两千年前的我国先民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靠的就是革故鼎新、求变图强的创新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通过开拓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
【郇庆治: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方向和路径】
北京大学教授郇庆治认为,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破解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为使命任务,具有多学科融合发展等特征。生态哲学知识体系是多学科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应充分利用多学科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发掘跨学科研究的交汇点、融通点,推动形成多学科交流对话、协同攻关的研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多学科融合发展中探寻生态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新框架,推动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另一方面,借助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为生态文明相关学科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方法论支撑。坚持胸怀天下,构建具有国际引领力的话语体系。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跨国界、跨地域的全球性特征,生态哲学研究以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对象,具有鲜明的世界情怀。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需要开放式的交流交融。交流交融的前提和载体,是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力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哲学的话语体系,既要有浓郁的“中国味儿”,又要有鲜明的“国际范儿”,既体现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特有的理论观点、价值观念、文化特征,又易于被国际学界所理解、所接受、所认同。
摘编自《人民日报》
【武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对外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认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来说,中国还有许多艰难险阻,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为破解困难,扫除未来发展的阻碍,必须汲取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对外开放。中国在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推动社会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要注意防范市场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社会阶层分化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难题,要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持续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世界许多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因此,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世界各民族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此基础上弘扬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共同富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和平发展理念,以及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创新文化、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北京日报》
【董振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董振华认为,坚持守正,牢牢守住根本原则不动摇,才能确保改革方向不偏航;坚持创新,善于顺势而变、随势而动,才能实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坚持守正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就是始终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但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风险挑战越来越多。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坚持守正创新的要求是创新,就是要以革命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也不能刻舟求剑、固步自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