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

来源:人民日报2025-01-08 09:29

  作者:吴付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自我革命中具有引领意义和内生作用的关键环节。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为建设长期执政、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理论根基与实践经验。我们必须从理论内涵、历史经验、伟大成就、实践举措等方面深刻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在蕴涵,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政治自觉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作风建设,就是在党的作风上开展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自觉。

  永葆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优良作风,将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作风的价值基础,只有一个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并且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才具有进行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党的作风是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外在表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内蕴在党自身中的重要特质,必须时刻通过党的作风具体呈现。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些都决定了共产党人只有坚持推进作风建设,才能始终在历史变迁中保持奋进姿态、在乱云飞渡中保持从容定力。

  提高党执政效能的重要环节。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对于长期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消极懈怠等不良风气会影响甚至破坏党的风气和党的形象,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弱化党的执政能力。因此,作风建设是与时俱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党内作风所形成的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的共识,是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内生动力;党的作风建设在党员干部心灵深处扎好思想的“护栏”,是党拒腐防变、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党通过作风建设培育优良党风、涵育社会新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更加有力的保障。

  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关键保障。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党在百余年奋斗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相较于党的纲领、党的政策等,党及其党员在工作生活中的作风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最直观、最真切的认识。党不仅要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真理力量,也要有以党的作风建设厚植的人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密切联系群众、赢得支持拥护、巩固群众基础的坚实保障,也是党推进历史伟业的深层次动能。

  抓好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经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一整套优良作风,有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更是党百余年奋斗征程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推进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提出并践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日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以整风的形式,旗帜鲜明地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延安,党形成和发扬了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形成了延安精神。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丰富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建设新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立足于执掌全国政权所提出的党的建设新任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整党整风运动,以更加有力的作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局面,将党的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党提出作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开展“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抓好作风建设、培育优良作风,是党在推进事业过程中管党治党的经验结晶。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下,党的作风建设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体系不断完善。党对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需要的党风、学风、文风、会风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作风建设要求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实践创新。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凝结的优良作风,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资源和思想基础。

  新时代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历史性成就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将其提升至关乎党的形象塑造、民心向背抉择以及党和国家命运兴衰的战略高度,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坚持不懈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重塑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陆续制定相应规定、细则并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我们党作风建设的重要名片,也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具体实践。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每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接续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都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201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进行细化完善、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上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凝聚党心民心,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党风作为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风貌,是党员世界观在日常行动中的具体体现,而社风和民风作为人们所共有的精神面貌的集合体,反映了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及基本道德水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彼此深刻影响、相互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深刻阐明了党风社风民风之间的关系。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多措并举遏制“天价烟酒”,再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党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畅通群众监督和举报渠道,坚决惩治“蝇贪蚁腐”,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过反腐败和作风建设扭转党风、政风,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创新机制与长效机制。党的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包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基础性法规,还包括《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党内规范性文件,为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2024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936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制定修订的党内法规占比超过70%。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们党以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威望和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只有始终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清除党自身的问题,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不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理论教育,凝聚思想共识。作风建设就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党自身提出的要求,也是不断加强理论教育增强全体党员宗旨意识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谈心谈话、警示教育、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树牢宗旨意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而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转变作风,推动党风政风不断向好,更好地坚持人民至上。以深刻的理论自觉保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自觉,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破立并举,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是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及其“一把手”切实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深化运用教育提醒、明察暗访、通报曝光、监督检查、严查快处、督促整改、“回头看”等方式方法,不断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从而确保责任落实落地。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不能“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带头示范,身体力行,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标本兼治。制度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要健全相关制度,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奠定坚实制度保障,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一方面,注重建章立制,瞄准短板、找准症结,完善规章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另一方面,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教育机制,把加强党性教育当作基础性工作来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越纪律底线,不踩规矩红线,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以优良作风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