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马文武(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要求。这一论断强调要在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认识,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力和结构的差异是促进分工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由此形成的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协作生产。“这样一来,往往整个城市和整个地区都专门从事某种行业”、“城市彼此建立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交往之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之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不久每一个城市都设立一个占优势的工业部门”。协作生产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成为生产力提高的直接动力。“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这种缩小是由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造成的”。这样,生产力遵循了“生产力发展——分工——协作——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良性闭合规律,而分工与协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形成差异化格局和优势互补的态势。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原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原理的必然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马克思还强调,在历史和社会条件因素之外,自然条件也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时空有不同生产力,会形成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而会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结合现实生产力状况,综合考虑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社会历史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来变革生产关系、优化生产方式,实现对生产力的积极反作用,这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核相同。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相互联系、矛盾运动和全面发展原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相互联系、矛盾运动和全面发展原理的必然要求。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不断推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只有经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既充分把握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寻求共性,又要把握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方面特殊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眼光去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不断适应时空发展需求,充分把握不同地域、不同阶段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明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异,进而立足具体实际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动多样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构建指导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集成方法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立足顶层设计,制定一套指导方法体系,提供方法遵循。根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方法体系需要按照“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的思路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摸清家底,明确发展基础条件,存在的优势和短板,还要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把握规律,做到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分类指导,就是要在把握总体情况下,进行细类管理,分类施策;一是要制定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发展的差异化支持政策;二是要按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进行分区域指导发展;三是要根据科技、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分布差异明确具体目标。先立后破,就是处理好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坚持立字当头,不立不破,以立促破。
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典型模式。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市场空间、人才分布实际状况,探索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典型模式,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算力、数据、智能科技资源等富集地区发展数字生产力;生态资源富饶地区发展绿色生产力;临海、临港、航天技术优势地区发展蓝色生产力;大型企业聚集、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密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地区发展开放生产力;资源聚集不平衡但特色优势明显地区发展协作生产力。逐步形成反映地区资源差异和凸显资源优势,并以某种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模式,在全国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新质生产力的格局。
走出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区域生产力空间优化布局新路。把握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地区的战略方面和功能定位。基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以及地区内部差异制定发展战略。创新资源优势明显的发达地区,着重培育壮大一批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欠发达地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以农业、轻工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体系,挖掘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一是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保护产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公平竞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促进创新发展。三是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明确各区域角色定位,建立健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开放合作机制,制定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创造更加开放、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