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付伟
在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乡村文创等新业态兴起,对产业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专业运营团队来到乡村,充分利用开发各类资源,推动乡村业态不断繁荣,乡村多元价值得以展现。
传统的乡村产业主要靠农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种植养殖业、加工业,创业者和就业者大多以本地农民为主。乡村新业态对从业者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经营方式。以乡村文旅产业为例,需要专业运营人才对乡村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开发,运营团队要具备私域流量和专业策划能力。
运营下乡是由大量的运营人才和运营团队进入乡村推动的。他们长期从事某一个细分领域,依托他们的专业能力,乡村兴起了如咖啡茶饮、各类研学、服装设计、艺术节、民宿、数字文旅等新业态。运营下乡是外来人才和本地资源互相促进融合的过程,大多业态均与乡村的自然风物或民俗文化相关,实现了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此外,运营下乡也发挥了对周边村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很多返乡青年纷纷加入直播、电商、文创等相关产业。
很多地方开始探索专业团队与乡村合作共赢的路径,探索出乡村整体运营的模式。河南光山县通过引入文产特派员深入挖掘乡村亮点,以文化创意为引擎,推动乡村整体性创新发展。文产特派员模式的核心在于“文化赋能”,即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激发乡村的内在潜力,并将其转化为可市场化的文化产品。浙江海宁以18万元年薪面向全国公开招聘4名农村职业经理人,以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进行盘活、开发和利用,通过项目运营管理,发展村级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新型特色产业。海宁市花漾村组建了农文旅抱团公司,吸引大量实操经验丰富的建设、运营人才陪伴品牌成长,明晰了村集体、农户、相关部门等各自在品牌打造中的主体责任,形成了权责、收益清晰划分的合作模式。
运营下乡推动城乡关系进入新阶段。在广泛关注的资本下乡过程中,大量的工商企业下乡,解决了乡村产业缺乏资金、技术等问题,也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紧密对接。运营下乡更是将乡村产业与城市的现代理念进行深度融合。无论是农产品电商还是乡村文旅,都要求乡村运营深度理解都市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动了运营理念和产业发展不断现代化。当然,这种城乡关系也不是单向的,因为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让城市消费者能够深度感受乡村文化和价值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运营下乡不仅仅是资本、技术、产业等外在要素的结合,更是城乡生活方式和文化心态的融合。
在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乡村主要提供土地、劳动力或者初级原材料,但运营下乡为乡村多元价值的开发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乡村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彰显。运营下乡实现了更为综合的社会效应,尤其是在很多整村运营的模式中,通过运营人才的专业打造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通过运营过程中的社区营造、志愿活动等,重建了村庄合作网络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运营下乡通过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和市场化机制,将乡村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经济”的双赢。(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