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西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需要充分发挥数智技术创新应用的引领作用,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推进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新形势下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和条件。
服务贸易总体规模迈上新台阶。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总体规模增长至1万亿美元以上,是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19983亿元,增长15.3%。服务贸易逆差58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36.2亿元。
服务贸易结构趋于优化。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能力不断提升。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0253.3亿元,增长8.6%,实现顺差2750.6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82.7亿元。
服务贸易发展支撑有力。持续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展会,构建“一试点、一示范、多基地”平台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服务贸易制度和政策创新成果,孕育了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制造业向新提质,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数字基础设施规模、技术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显著加深,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支撑。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贸发展既面临新兴技术创新突破、推广应用加速的重大契机,也面临逆全球化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风险挑战。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深化服务领域开放合作,又要抓好数智化发展的关键变量,创新提升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服务业是全球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提升至1/4以上。近年来,尽管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出现小幅波动,但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服务贸易开放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明显提升。
数智变革激发服务贸易发展更大活力。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发展迅猛,智算芯片、算法架构、算力架构等不断取得突破,呈现出技术演进快、应用普及广、竞争强度高的新趋势。主要国家纷纷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例如,美国颁布《2020年国家人工智能倡议法案》,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我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构建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数智技术加快赋能千行百业,正在深刻改变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形态。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全球数字交付的服务出口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至50%以上。数智技术成为驱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力量,预计到204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将上升至1/3。
加快培育壮大服务贸易数智化新动能
新形势下,必须牢牢把握数智技术发展战略机遇期和应用推广的关键窗口期,依靠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加快塑造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实力增强。
扩大数字领域开放,激发服务贸易发展新活力。依托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加快落实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向外资开放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等政策,加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加快产业化应用。深入推进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加快推进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信息保护和处理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动态梳理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政策提供有效支撑。
加强数智技术研发创新,塑造服务贸易发展新优势。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强化数智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支持数字领域企业和有关科研机构强化研发工作,推动在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技术、6G通信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深入落实推进信创工作,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国产软件开发和应用步伐,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品牌。加快发展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导航等领域对外贸易。实施服务贸易标准化行动计划,聚焦数智技术创新和应用成果,加快研究制定新兴领域能力评估、合规发展、平台建设等标准,加快构建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深化数智赋能发展,培育服务贸易发展新动能。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构建智能驱动的新型服务方式,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在软件、信息、金融、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向智向新发展。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创新探索,大力发展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即服务、平台赋能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型服务贸易增长点。推动旅行、运输、建设等领域数智化发展,增强专业服务国际发展能力,提升数字内容制作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医疗、技术等服务交付远程化、个性化。培育国际化水平高、竞争力强的数字平台,拓展跨境数字交付渠道,打造面向全球的服务供需衔接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数字贸易高水平开放平台,鼓励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壮大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拓展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实施服务贸易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计划,多层级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跨境结算、移动支付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全面深入参与WTO等多边框架下的电子商务谈判,推动G20、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持续就数字贸易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区域及双边经贸协定,密切自贸伙伴间数字服务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丝路电商”合作,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新的服务贸易合作协议,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相互开放,拓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金融、医疗、文化教育、工程咨询等领域合作。依托国别地区间合作平台,创新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建设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园区,进一步织密服务贸易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