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苏 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工作总目标,推动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新篇章。
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向世界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汲取治疆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断创新发展治疆理念,赋予新疆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指出“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强调“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为建设美丽新疆擘画蓝图、指引航向。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携手奋斗,推动新时代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屏障。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是连接亚欧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和医疗服务中心。作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新疆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作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新疆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做好民族工作,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新时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新疆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的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3495元增至2024年的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新疆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加速形成,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速发展,旅游、物流等产业活力日增,成为新增长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加快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新疆自觉将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抓手,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口岸达19个;共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开放多边国际道路货运线路10条;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已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贸易规模持续提升,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1589.6亿元增至2024年的4341.6亿元。对外开放平台更加健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23年10月获批设立,2024年新增企业9000余家,进出口总额占到全疆三成以上,对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集聚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新时代以来,新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扰新疆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同时,千方百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人员总数从2012年的1246万人增加至2024年的1391万人,增长11.64%。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2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7元,比2012年分别增加23801元和12551元。教育事业全方位发展,2024年,新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2.7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7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发展底色更足。新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进美丽新疆建设。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显现,2024年新疆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1%。科学利用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强化水环境治理,2024年新疆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5.9%。持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4.24%增至2024年的5.07%;近30年来,绿洲面积增长56.6%。持续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现3046公里的世界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顺利“合龙”。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
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新征程上,要把新疆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谋划,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持续做好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抓住新机遇,展现新作为。
一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大力实施科技兴疆战略,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聚焦提升乡村发展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重点领域生态治理成效,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让新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在稳定和扩大就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等方面下功夫。
二是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果蔬等资源和产业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打造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推进油气勘探和煤电风光氢储耦合发展,加强电力主网架建设。持续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推动“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服务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开发风光资源,建设新能源基地,构建氢能产业链。推动硅基、铝基等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光伏制造产业集群。促进文旅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打造万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依托霍尔果斯等口岸,发展跨境电商,优化海外仓布局。
三是加快培育南疆新增长极。南疆约占全疆三分之二的面积,既是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新疆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必须着力破解南疆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要优化南疆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南疆绿色矿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壮大林果、棉花、畜牧、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南疆城镇化建设,通过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集聚更多人口定居生活、干事创业;多措并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做大产业“蛋糕”,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同时,还要大幅提升南疆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强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