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祖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事关亿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农民作为高标准农田的直接使用者和最终受益者,建什么、在哪建、建得好不好、用得怎么样,农民最有发言权。如何鼓励引导农民全过程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实现问需于农民、问计于农民、问效于农民,成为新时代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从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到建后管护全过程引导农民参与,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各地认真按照有关政策要求,细化具体措施,在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路径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探索“四会两确认六签字”项目设计评审办法,通过召开农户立项意愿调查会、现场观摩会、立项告知会、设计方案讨论会了解农民意愿和相关建议,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同时,组织农民进行图上和实地确认,然后由农民代表在内的6个相关主体确认签字后,才进入施工建设阶段;江西省吉安市组织开展“乡村主建、农民主体”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探索形成“六通一分”项目实施方式,即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统一勘测设计、统一造价评审、统一工程监理、统一竣工验收、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督促指导,并针对预算2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所在村的村民自行组织施工;山东省济宁市探索建立“县聘镇管村用”村民管护员制度,管护员由村民本人申请,村委会初审后报镇政府备案并签订管护合同,主要负责设施巡查、问题报送和日常维修,确保农田设施用得上、用得好。实践充分证明,农民全过程充分参与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往往建设质量更优,农民满意度更高,综合效益更大。
尽管一些地方探索了不少经验做法,但从全国层面上看,部分地区仍存在鼓励引导农民参与的方式还不够多、农民参与的程度还有待继续深化实化等情况,亟须围绕“农民怎么深度参与”“如何让农民更好参与”等基础性问题健全机制和优化路径,让农民想参与、能参与、善参与,不断提高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的质效水平。
首先,全环节引导农民深度参与。厘清农民参与的路径办法和具体内容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规划设计阶段,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生产习惯,也要通过意见征询、多方会审、现场确认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项目规划设计,了解农民的生产需求和相关意见建议,避免出现因前期设计不合理带来不能用、用不好、用不上的情况。施工建设阶段,可以选取一批村级党组织带动能力强、农民参与意愿高、建设风险可控的村,探索以工代赈、农民自建、多方共建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项目施工,让农民在参与建设中有话语权、在质量监督中有主动权。竣工验收阶段,围绕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等情况,各地可以通过实地走访、问卷填写、设施试用等多种方式开展项目区农民群众满意度调查,将农民试用情况和意见纳入项目验收报告。建后管护阶段,县级要结合建后设施资产移交确权情况,逐项目、逐设施落实管护主体,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村级管护员制度,根据村里管护面积及管护设施类型配备村民管护员,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和维修,确保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好、用好。
其次,做好农民参与的动员支持。解决好项目知晓率不高、参与能力不足等问题,是当前提高农民参与程度的关键。一方面,要抓好动员工作。以村“两委”为主体,发挥村干部的积极作用,依托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积极动员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围绕高标准农田目标任务、规划建设、日常管护等内容,通过村务公开栏公示有关信息、入户发放科普读物、微信工作群分享相关视频资料等方式,让农民充分了解高标准农田项目,引导农民群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此外,也要注重做好咨询服务。根据各地实际,适时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的交流学习,引导规划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下沉到乡村一线,提供规划、设计、建设、管护等环节的咨询服务,为村民及时答疑解惑,不断增强农民参与项目实施的能力。
再次,建立农民参与的激励机制。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是其核心要素。因此,对于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农民参与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评估和激励机制,让基层干部引导农民参与更加有力有效,让农民参与更加用心用情。以村为单位调查了解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农民参与情况、农民对项目质量和建设效果的综合满意度,评选一批农民群众知晓率高、参与度高、满意度高的典型村,在文明村镇评选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选树一批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表现优秀的模范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通过这些措施,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促进农民群众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转变,充分发挥好农民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中的主体作用。
最后,加强农民参与的权益保障。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群众参与过程中权益诉求是提高参与质效的重要因素。坚持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可以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事宜纳入议事和公开范畴,充分保障农民群众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将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农民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建后管护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持续用好部省及相关地方的高标准农田投诉举报电话,畅通农民诉求反映渠道,对于农民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投诉和意见建议,认真做好线索记录、信息整理、受理转办和跟踪反馈,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切实维护和保障好农民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农民全过程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不仅是对“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政策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对实践中农民群众生产需求的有效回应。只有坚持为农民而建、带着农民建、带着农民管,让农民扮演好项目的设计员、施工员、管护员等角色,做到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才能把高标准农田真正建成国家的现代化良田和农民群众的“暖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