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丑则静(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魏子斌(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脆弱性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位,粮食和能源等危机多重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如何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成为了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202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主持召开“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全球治理倡议紧扣时代之问,凝聚共识,以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核心理念。全球治理倡议五大核心理念系统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作为欧亚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之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成员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在安全、发展等各领域合作结出累累硕果。回首来时路,上合组织所走出的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与全球治理倡议的精神高度契合。展望新征程,上合组织将积极响应并率先实践全球治理倡议,在各成员国齐心协力的努力之下,在地区稳定与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一是奉行主权平等,尊重多样文明,凝聚团结力量。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全球治理倡议明确指出,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就秉持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实践中,上合组织成员国无论大小,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参与决策,上合组织已发展成为各国平等参与、共同协商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体现出对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国家的极大包容性。近年来,上合组织通过元首理事会、总理理事会、部长会议等机制,不断强化协商一致的决策模式,有效维护了成员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尤其是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上合组织从不搞“拉帮结派”,而是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化解矛盾。这一做法为全球范围内的多边机制治理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展望未来,上合组织将在奉行主权平等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一方面,为新成员国、观察员国以及对话伙伴提供更广阔的合作平台,保障其平等参与权;另一方面,将为全球范围内的多边机制提供更多可供学习借鉴的平等协商治理经验。
二是遵守国际法治,坚守规则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应全面、充分、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面对部分国家搞双重标准,将“家法帮规”强加于人等公然践踏国际法治的行为,中国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主张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始终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遵循,以“上海精神”为旗帜,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成为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明确表示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为成员国关系的稳定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在应对边境争端时,上合组织成员国坚持通过法律手段、谈判机制和平解决问题,在反恐、禁毒、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各成员国也积极在法律框架下开展协作,彰显了对法治原则的坚守。
三是践行多边主义,凝聚合作共识,反对集团对抗。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基本路径。全球治理倡议提出,要践行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作为跨区域性合作机制,24年来,上合组织在多边主义实践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上合组织已经扩大为拥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的“上合大家庭”,并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同时,上合组织通过多边会议、峰会和论坛,推动成员国间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不断增强。以能源合作为例,通过建立能源俱乐部和能源论坛,推动多边能源合作模式,促进资源优势共享与互补,避免了因单边行为而引发的资源争夺现象。在新征程上,上合组织将进一步扩大多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力争在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与改善民生等多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不仅为自身和区域发展带来好处,更惠及全球。
四是倡导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回应民生关切。全球治理倡议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回首上合组织过去24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为本、民生优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鲜明主线。近年来,上合组织内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的相关制度性安排不断完善,积极回应各成员国人民怀有的对发展的共同愿望。上合组织不断加强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对接、合作,一项项公路铁路、能源运输管网建设项目,加强成员国间互联互通,释放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为区域内的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和消费机会。上合组织还特别注重推动民心相通,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减灾、媒体等各领域合作,例如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教育联盟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博士生培养创新中心,由来自成员国的多个高校联合组成网络式的上合组织大学,促进青年交流和人才培养;此外还通过举办艺术节、展览、科技和文化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提升区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是注重行动导向,坚持务实合作,开创治理新局。全球治理倡议强调,要注重行动导向,通过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上合组织作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之所以能够在动荡与变革交织的世界中不断成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聚焦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丰硕务实成果无疑是重要原因。在安全合作上,上合组织通过举行“和平使命”系列联合军演,加强和扩大成员国的防务领域交流,有效提升了成员国协同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在发展合作上,上合组织在不断提升域内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推动跨境交通、能源管道和电力网络建设,通过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不断释放区域发展潜力、红利。在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上,上合组织积极应对荒漠化、气候变化等挑战,推动绿色技术交流与合作,并注重将务实合作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设立专项基金、推动金融合作、建设经贸示范区,确保合作项目从规划到落地有完整链条。随着多领域务实高效合作的广泛展开,上合组织正为化解传统安全风险,共享新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着越来越多的“上合行动”“上合力量”。
以“五个坚持”作为核心理念的全球治理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创新发展,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响与共鸣。作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上合组织以自身的发展实践证明:主权平等能够实现,国际法治必须坚守,多边主义完全可行,以人为本理应落实,行动导向务必践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此起彼伏的热点问题,各方普遍期待上合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各领域合作。在第三个十年发展新征程上,在全球治理倡议的理念与行动指引下,一个更加团结协作、更加开放包容、更加稳定繁荣的“上合”正在阔步走来,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路径优化研究(23LLZZB0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