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王茂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特别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当前,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促进我国形成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很多产业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十四五”时期,我国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强化现有技术的集成创新,包括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后发优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要围绕关键领域聚集优势资源,推进自主创新,力求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需要长期的坚持与投入,需要各方下定决心、抓住重点、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决心、恒心、重心。要围绕关键领域,持续加大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同时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互动作用,协同发力推动创新,突破核心技术。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要面向重大技术领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强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的突破点是制度创新。考虑到科技创新具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要注重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要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激励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要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结构布局,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与此同时,“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突破制度障碍,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要把制度优势和市场因素有效结合起来,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性进展。通过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统筹安排、协同创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第二,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由于企业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者,对新技术、新产品最敏感,必须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分工协作,合力开展创新活动。
第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人才队伍,并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要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持续积累人力资本。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品德、能力和业绩的综合评价,完善创新人才薪酬、岗位升迁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政策, 使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科技工作者自身要强化责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坚定自信,潜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同时,要完善人才流动和引进制度,健全与人才引进相关的保障机制,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优势。要扩大人才对外开放领域,注重从发达国家引入高端科技人才,着力引进处于国际产业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世界眼光和深厚造诣的各类优秀外国人才。坚持高端引领、以用为本,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人才政策效应,更好地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搭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聚才活动平台,吸纳用好海外优秀人才。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牢牢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断扩大科技对外开放领域,积极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促进科技人才交流、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要培育一批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服务中介,促进关键技术国际转移,助力我国创新主体对接国际创新资源。要进一步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就近利用国外的优质科技资源,促进更大范围内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通过“借智发展”,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同时,要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加强与相关国家开展项目合作与联合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第五,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合作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封闭的创新模式容易造成“硅谷悖论”和“创新困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合作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精准选择合作创新领域,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打破企业边界和国家疆域,搜寻外部可能的创新源并加以充分利用,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效。
第六,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要强化政策法规的扶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促进孵化器、服务平台以及交易中介等业态发展,切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协同保护体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制度,活跃技术交易,优化激励机制,共享创新资源,持续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应该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尤其要不断提升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水平。高校、科研机构要提高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进一步开放现有科研设施和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共享。企业要提高对科技成果的主动承接力。中介机构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每个环节得到有效衔接。通过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推动科技成果、专利等无形资产价值市场化,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作用,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创新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打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相关阅读
【破题“十四五”】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激发体制改革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