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徐勇(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
现在谈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意味着还不那么自主,或者缺乏自主自觉。自主是一种立场,反映了主体在与外部世界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自主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立场是出发点和目标,是一种历史方位。立场的获得是一个过程。人一开始并没有自己的立场,更多的是以他人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只是随着人的成长和人的自觉才建构起自己的立场,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立场是知识生产的起点,体现着知识为谁生产的根本性问题
现代社会科学发生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中国学者更多是学习和追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将中国的社会科学置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方位中,并获得立场自觉。这就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自主的知识体系。现在谈立场、观点和方法较少。事实上,当下的立场处处可见,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公开挑明。有不同立场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交流、沟通、宽容,而不极化。
立场是知识生产的起点,体现着知识为谁生产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立场意味知识生产以中国为出发点,所要生产的产品是为了满足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需要。这种立场需要在充分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才能获得。反思的重要来源是实践和事实。立场是一种历史方位。任何知识生产者都处于一定的历史方位中,所生产的知识都会受到其立场的制约和影响。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提升自主的知识生产能力
自主的知识生产,除了立场以外,更重要的是一种生产能力。如果没有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不能为人所接受,自主性也难以体现出来。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提升自主的知识生产能力。
一是提升设置学术议题的能力。学术议题是知识生产所生产的对象,是学术讨论的问题。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从一般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看,出题目者处于高位阶。老师出题目,学生应答,判分依据为标准答案。但标准答案并不能概括所有。长期以来,西方得以在社会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重要原因是具有强大的议题设置能力。但应该看到,西方学者设置的议题有相当的限度,并不都是超越时空为他人所需要追逐和接受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提升议题设置能力,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另一方面要面向世界,设置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学术议题。
二是提升范式建构能力。人们的思想意识一旦形成,很容易被固化,形成固定不变的认识范式。现在写论文的规范是建立分析框架。殊不知分析框架也容易将人的思维格式化。一种议题能否被接受,与认识范式相关。中国学者以中国实践为对象设置议题,需要进一步建构相应的认识范式,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
三是提升学术认识能力。建构认识范式,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只有通过事实才能改变人的思维定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中国为观照。如何认识中国,则有待探索。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在哪里?一是超大规模,二是超长历史。两大特性带来相应问题。一是规模问题,地方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二是历史问题,新与旧的历史纠缠。由此产生相应的学术议题。如社会的多样性与政治的“大一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现象等。
四是提升学术表达能力。有了立场,还需要通过学术逻辑和形式加以表达。在毛泽东看来,“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与东方专制主义的定义显然不同,但还需要从学术上加以论证。东方专制主义论断的重要论据是治水社会。这种治水主要是由政府发动和组织的大型水利工程。但在中国,除了大型治水以外,更多的是小型治水。这种治水更多的是当事人的自主行为。在东方中国,存在着广泛的社会自由,并构成东方自由主义传统底色。
五是提升方法选择能力。方法是知识生产为达到目的使用的工具。知识生产使用何种方法,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避免方法论拜物教。衡量学术成果大小,标准之一在于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西方的社会科学经历了一个方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规范研究到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中国的社会科学不仅起步晚,而且经历了一个曲折阶段。在社会科学发展中,面临着多种方法选择的问题。这种选择应该基于研究的内在需要。从总体上看,中国正处于历史大变革之中,定性方法是基础性方法。只有在科学的定性研究基础上,再选择定量研究。
六是提升学术判断能力。知识生产需要有国家立场,但面临的是世界知识市场。一方面它要从人类知识宝库中汲取知识资源,另一方面它要面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知识生产者因此需要有自主的学术判断能力,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是简单照搬还是创造性转换,都要自主判断,科学选择。国际期刊发表是知识生产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但不是评判知识生产成果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国际期刊也有自己的立场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