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鹏
特朗普上台后,无论在南海巡航,还是接听台湾领导人电话等事情上,似乎都在频频向中国发难。面对这样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非典型”总统,许多专家学者猜测,认为在其任上,中美关系将加速恶化;而他的一些任性之举,则可能给中美关系带来难以预期的突发性伤害。然而,情势似乎又峰回路转:几周前特朗普与习主席通话,明确表示将严守一个中国立场,而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李克强总理提到对中美关系持乐观态度。更令人鼓舞的是,中美宣布两国元首下月将进行正式会晤。如何看待这几个月来中美关系的跌宕起伏?中美关系的大盘能够稳住吗?
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点,两国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而两国如何看待对方并以此来决定本国的外交政策,这将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变数之一。在这一点上,更确切地说,主要变数在美方。中国自两国建交以来,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行事,也始终尊重美方的核心利益;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方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如今,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的外交政策越发让外人难以琢磨。然而,在美方因换届选举等因素而造成的中美关系不稳定之外,在中方持之以恒的努力、美方有识之士的洞见与规劝,以及中美利益相关的既成事实等因素影响下,中美关系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
首先,无论美方的行为如何,中方都始终坚持诚信、合作的原则,不断在关键的节点上释放可信的善意信号,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各国共赢与合作,坚决奉行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战略。从两国实际的战略互动及成效来看,中国稳健、有所克制的对美政策,不仅有效规避了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更在与美国的战略互动中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相对实力,实现加速崛起。
其次,除了中方持之以恒的努力,美国国内的有识之士的洞见与规劝也是促成此次中美关系转圜的重要因素。在特朗普与蔡英文公开通话并作出摒弃“一中”原则的表态后,首先站出来指出其谬误和危险的,不仅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更有美国国内的自身参议员、战略家和学者。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特朗普这个外交新手,在和中国人打交道时,有一些东西是绝对不能谈的——头一个就是台湾问题——这将动摇整个中美关系的基石。而在特朗普“失言”之后,中国也同样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而没有立即采取过激的行为,从而为美方转圜、特朗普事后改口留下了余地。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国外交的智慧。
归根到底,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除了领导人和政策精英的战略互动外,当然还有两国在经贸、安全等领域不断交织的(共同)利益。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种共同利益在中美关系中起到“定海神针”作用,但它们仍属于“资源性实力要素”,而非“操作性实力要素”。而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或者说中国领导人的战略远见,作为可操作性的因素将本已存在的中美共同利益放大、稳固,同时将两国的分歧、矛盾加以弥合、修补,甚至在美方领导人或政策出现反常、反复、波折、倒退的时候,能够及时而策略地采取纠偏措施,联合美国国内的有识之士,为稳定中美关系的大盘与世界秩序的基石而做出贡献。这也是中美关系能够得以稳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