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听见马克思】人工智能是劳动者的福音吗?
首页> 理论频道> 听见马克思 > 正文

【听见马克思】人工智能是劳动者的福音吗?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8-06-29 17: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工智能是劳动者的福音吗?

——兼论马克思经济学的当代价值

编者按: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光明网策划、录制了通俗理论音频节目《听见马克思》,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讲述伟人故事、探寻伟人足迹、传承精神财富。本期节目由中国人民大学沈尤佳为您讲述《人工智能是劳动者的福音吗?》。

  谷歌I/O2018大会上,谷歌公司发布了Google Assistant新技术。在现场演示中,Google Assistant已经可以与电话对面的人对答如流,连“emmmm”的语气都与真人一样,惟妙惟肖。甚至,Google Assistant明白人类的“话里有话”,能按照言外之意去行动。

  2014年,高盛投资并开始部署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平台“Kensho”。对冲基金创业公司Walnut Algorithms从一开始就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另一家对冲基金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还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来打造可自我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工智能系统。

  对冲基金数据服务公司Eurekahedge追踪了23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对冲基金,结果发现,人工智能的表现要优于人类。过去,靠数学模型分析金融市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是对冲基金的宠儿。但是,他们是依靠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创建一个可以预测市场趋势的模型。人工智能也能这样做,而且还能吸取最新的数据,从而持续提升其预测模型。商业智能公司Coalition Development的报告显示,12家最大投资银行的销售、交易和研究员的平均年薪为50万美元,许多交易员甚至达到百万美元。另一项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5个对冲基金经理的薪水加起来有10亿美元,甚至更高。为何不用人工智能来取代这些交易员呢?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7年提供的统计数据,美国有大约380万机动车驾驶员,包括卡车、货车、巴士和出租车司机。美国约有100万人注册成为Uber和Lyft的兼职司机。全球范围内,以开车为生的人超过1亿。靠开车为生的工人很可能在自动驾驶时代中失去饭碗。

  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全面替代人工吗?人类中的一部分可能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了吗?

  事实上,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不是掠夺,而是解放,这是马克思经济学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揭示了的,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人工智能”的概念,而是(人类劳动)“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1857-1858)》指出,如果(自由劳动者的联合的)共同的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

  5月11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迎来运营一周年。一年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全球领先。开港运营之初,平均单机装卸效率达到26.1自然箱/每小时(国外同类码头开港效率为13-15自然箱/小时),同年10月提升到30自然箱/每小时(国外同类码头约为20自然箱/每小时,人工码头为25-28自然箱/每小时),较全球同类码头提高50%,已全面超过人工码头。自动化码头迄今经历了一个完整季节周期,完全经受住了大风、雨雪、酷暑、极寒等极端恶劣天气考验。目前,桥吊、ASC(集装箱堆垛机)、AGV(自动导引车)等主要设备的可靠率稳定在99.92%以上,最高达到100%。 “汗水经济”变身“智慧经济”——时间的节约就是发展生产力。

  就节约时间本身来说,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无差别。为了追求利润,资本力图不断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支出,即节约时间。但是,与此同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对和绝对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只是在它增加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时间,而不是减少物质生产的一般劳动时间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才是重要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是在对立中运动的。这种对立表现在工人阶级的劳动时间和寄生资产阶级的自由时间的极化作用中,表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强制和垄断社会发展(包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

  马克思在这种对抗中揭示了这个历史上进步的、超出资本主义的因素。就是说,由于资本向工人榨取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时间,因而使人的劳动,使力量的支出缩减到最低限度。这将有利于解放了的劳动,也是使劳动获得解放的条件。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底下人工智能的出现,其主观出发点是为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客观上却会使人类劳动的支出被缩减到最低限度,从而为劳动的解放创造条件,这是不以资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就会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一般物质劳动所占用的时间的较显著的缩短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人类劳动支出的缩减和剩余劳动的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专制的表征。然而,人类劳动支出的缩减和剩余劳动的缩减却会在共产主义社会同时实现。

  同样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两种制度下,对人类命运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原因在于两种制度的生产目的截然不同。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所以,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绝大程度上替代了人类劳动,人类的被雇佣的那一部分的工作日却不可能缩减,因为只有保证最大限度的工作日长度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然而,人工智能技术毕竟替代掉了愈来愈大部分和绝大部分的人类劳动,所以,这种工作日长度的最大化是以失业人口的最大化为代价的,这就是所谓的“人类的一部分连被剥削的价值也丧失了”。而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本质上是一切人的可使用物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生产与再生产。所以,当人工智能技术绝大程度上替代了人类劳动,人类具备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体,都拥有为社会而劳动的权力和义务,这是以缩短每一个劳动者的工作日长度为前提基础的,毕竟人类劳动中的简单、单调、重复和繁重的部分在绝大程度上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2016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北京折叠》,把22世纪北京的空间分割为三层,底层5000万人是清洁工和个体户,他们每天的生活时间只有8小时。对应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和《机器危机》的观点: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未来机器人必将取代人类。如何解决多余人口?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减少这些人的生活时间,比如统统塞到夜里做清洁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一天只有8小时。

  这样的作品和作者似乎未曾接受起码的马克思主义启蒙。

  时间节约原则认为,不断节约劳动时间,能使劳动者获得充分的自由时间,作为闲暇时间或从事各种文化和社会活动的时间,从而使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在生产中又将进一步节约劳动时间,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时间节约的特点是,通过劳动时间的节约为单个人和社会提供了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又成为实现生产新目的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因此,必须通过节约时间来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同时扩大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1857-1858)》对它的描绘是,在这里生产力的自由的、毫无阻碍的、不断进步的和全面的发展本身就是社会的前提,因而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在未来的无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的社会性原则上是一致的。正是这种为社会全体成员谋福利的无限发展,使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以前一切生产方式区别开来。这样,新社会就在自己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基础上使一种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原则成为可能。(光明网记者 刘丹)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