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东中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研究员 孟雷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提出了推动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动”,包括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与和平安全。为推动“八大行动”顺利实施,中国计划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在未来三年再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如此大规模对非援助,不少人并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当然,大部分人都积极支持和肯定,或认为这是国家对外投资贸易发展的需要,或认为这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或认为这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但至于对非援助与普通百姓到底有何具体关系,以及如何从普通百姓层面理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却并不十分了解。
那么,对非援助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在互联网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国际援助越来越难以回避类似公众的关切。尽管公众往往不直接参与国际援助领域的相关研究或政策制定,但他们却是国际援助的重要民意基础。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认识中西方国际援助的不同。中国的国际援助不同于西方国际援助。从援助方式上,中国侧重一揽子“援助+项目”的开发性、互利性援助与合作,因此更像合作伙伴;而西方则是系统性、输出式的所谓纯粹和正统援助,因此更像老师。从这一角度看,这大概也是今年“两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更倾向于将我国对外援助部门命名为国际发展合作署,而非国际发展援助署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对非援助与普通百姓之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有必要揭示一个易被忽视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非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我国的对非援助政策。一方面,正是因为大量成套对非援助项目,如基建项目、农业示范中心等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大大加快。截至今年,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在非中资企业已超过10000家,其中90%为民企。民企对非投资基本是市场主导的经济行为,因此西方所谓“新殖民主义”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此次600亿美元对非支持资金,包括:“提供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提供20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额度;支持设立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和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推动中国企业未来3年对非洲投资不少于100亿美元”。可以看到,在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中,占比最大的在于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这也是需要受援国偿还的贷款项目,而真正的无偿援助只是一少部分。其余450亿美元资金,在于对非洲提供信贷支持、促进非洲金融自我“造血”,同时促进双方贸易发展和中国企业对非投资。由此可见,有了这样庞大的资金支持,我们对非洲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尤其是对中资企业投资非洲的撬动作用意义巨大,它为中非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影响不可估量。
第二,国际援助与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基于以上背景认识,国际援助在促进我国与南方国家互利共赢,促进我国对外投资和贸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我国2010年至2012年三年的对外援助为例,三年援助总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其中非洲地区占51.8%,约为462.8亿元人民币,而同期中国同非洲的进出口总额超过4700亿美元,而对非援助总额仅占进出口总额的1.5%不到,由此可见对非援助对中非双边投资贸易的撬动作用。中非投资合作,最终惠及两地百姓。
第三,国际援助对于保障普通百姓的粮食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以我国对非农业援助为例,一个重要的发展共识是,帮助和解决非洲的贫困和粮食问题,对于维护全球粮食价格稳定,继而对保障我国的粮食价格稳定和普通百姓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里,每年示范中心10期左右的农业技术培训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种养殖人才,而有些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甚至自发组建蘑菇种植学习小组继续传播蘑菇种植技术给当地人,他们有的已靠蘑菇种植脱贫致富,对非洲减贫大有裨益。此外,正如外交部前非洲司司长卢沙野所说,中国在非洲没拿走一粒粮食。在对赞比亚和乌干达,中资农业企业生产的粮食主要供应当地和全球市场。而西方学者,在通过大量的非洲实地调研后,粉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非洲进行“土地掠夺”、“从非洲进口粮食养活中国”的谣言,揭示了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和援助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减贫和稳定全球粮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此外,对非洲医疗、卫生的援助,不仅有利于保障非洲人民的健康,展示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有助于控制和解决突发性、传染性疾病,这对于防控全球医疗、卫生安全的重大隐患,继而对保障我国普通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例如2014年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爆发,我国援外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最前线,为防控埃博拉病毒全球蔓延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普通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再次,国际援助对普通百姓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提升意义深远。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离不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援助,而国外援助带来的新的经济管理理念、社会治理方案,如环境治理、零碳排放、参与式扶贫、性别平等等方面都对我国普通百姓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了积极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而国际援助亦是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的过程。理性支持我国的国际援助,恰恰是我国普通百姓树立新时代全球观、践行“礼尚往来”“授人以渔”等道义责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也理应是我们普通百姓的一种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譬如,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援建的村级扶贫中心项目,使得当地采用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户至少多产一倍以上的玉米。笔者在美国也多次看到超市收银台会放有建议零钱用以捐助非洲难民儿童的捐款箱,在某些自主饮料机里的饮料价格会较一般价格高出10%~20%,该部分用以捐助非洲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救治等等。国内北上广深这样的场景也会越来越多,细细观察,国际援助就在我们普通百姓的身边。
最后,国际援助也对“走出去”的普通大众的安危荣辱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走出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国际援助也无不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安危荣辱。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中国先后向亚、非、拉、欧和大洋洲的6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派出医疗队员约2.3万人次,诊治患者2.7亿人次。目前,中国向49个国家派有援外医疗队,其中有42个国家在非洲,1171名医疗队员分布在113个医疗点上。全国有27个省(区、市)承担着派遣援外医疗队的任务。迄今已有1001名医疗队员获得受援国首脑颁发的勋章等多种荣誉,有50名医疗队员因疾病、公伤、战乱、意外事故等在受援国牺牲。中国援外医疗队为受援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走出去”的普通大众构筑了最前线的“生命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