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弘扬德善,如何把“说法”变成“做法”?

弘扬德善,如何把“说法”变成“做法”?

2018-10-10 13:22来源:苏州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方世南

  相城区的“三风”联动和“四治”结合,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大叙事的理论层面与相城区的发展实际,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化巨为细,润物无声,使理论上的“说法”不断地转化为相城人民在实践中的“做法”。

  唱响崇德向善主旋律,相城区将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紧密结合,注重在党风、民风、家风“三风”联动和法治、德治、自治、善治“四治”的紧密结合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古今辉映,呈现出德善之举滚雪球般效应,形成了一股自然清新的“相城风气”。

  “三风”联动和“四治”结合,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党风、民风、家风“三风”和法治、德治、自治、善治“四治”,是一个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相城区注重在它们的相互联动和紧密结合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细落小落实,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大叙事的理论层面与相城区的发展实际,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化巨为细,润物无声,使理论上的“说法”不断地转化为相城人民在实践中的“做法”。

  相城区将党风、民风、家风这“三风”作为模塑“相城风气”的主要内容,以“三风”联动的整体合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文明家庭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地融入党内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发挥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的作用。一方面,相城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相城风气”建设中的主导性、引领性、榜样性作用,通过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形成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优良党风,辐射和影响社会、家庭,带动民风和家风,发挥党风对民风、家风的决定性、引领性、推动性作用。另一方面,相城区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和社区作为社会成员生活的公共场所的作用,将家风当作民风、社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以家风正,推动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三风”结合和整体合力的发挥,使相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群体、中国好人群体、先进社区群体、文明家庭户群体不断增多,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相城风气”。

  相城区将法治、德治、自治、善治“四治”与推动党风、民风、家风“三风”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模塑“相城风气”的强大推动力量。区里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作为推动基层善治的重要目标,将社区自治、乡村自治当作基层治理体系的基础,调动社区居民和村民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性、能动性,促进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完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秉承自治做好了就能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理念,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推进自治。同时将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与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自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条不紊。另外,相城区还将德治作为社会治理的支撑,通过加强德治,提升自治与法治的效能,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质量。正是通过自治、法治、德治、善治有机结合,相互衔接和补充,相城区正努力探索形成一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三风”联动和“四治”结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古今辉映

  相城在实践中认识到,“三风”和“四治”都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只有坚持“三风”联动和“四治”结合,才能在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古今辉映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文化软实力,推动相城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传统文化底蕴浓厚的相城区,不仅有伍子胥文化源远流长,伍子胥的高风亮节、居安思危和强国富民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相城风气”建设意义重大,而且有陆逊、陆贽、姚广孝、沈周、文徵明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倡导的仁爱、礼仪、民本、民生、诚信、和合、节俭、慈孝、廉洁、大同的理念以及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文化价值观,对于培育和传承“三风”和推动“四治”格局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以“御窑金砖”为代表等“相城十绝”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的紧密结合,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相城风气”,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有着积极意义。

  近年来,相城区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将推动党风好转以促进政风、民风和家风好转作为主攻方向。阳澄湖畔是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地,有着大量可以充分挖掘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地深挖红色廉洁文化资源,在砥砺党性党风的同时影响政风、民风和家风。先后修复了苏州县(工)委、洋澄县政府、“江抗”驻消泾办事处等红色遗迹,拍摄了动漫宣传片《母子英烈》,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廉洁教育。阳澄湖沿岸各镇还培育了“火种映阳澄”“阳澄清莲”等廉政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廉政文化品牌,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廉洁教育。依托丰富的古代清官廉吏的文化资源,相城区还将古代名人廉元素与党规党纪结合起来,在传承乡贤乡风的过程中,促进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先后修缮了冯梦龙故居、纪念馆、清风园、“四知堂”等党风廉洁教育基地载体,并连点成面,形成了冯梦龙廉洁文化旅游线路。修复了王皋故居、熙馀草堂,挖掘名家大族优秀家风资源,弘扬太平三沙王氏十六则家规、“四劝五戒”,黄埭朱氏“耕读流芳”等良好的家风家训,让传统好家风好家训惠泽后人。

  “三风”联动和“四治”结合,带动了德善行为滚雪球效应

  以塑造“相城风气”作为抓手,相城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风建设统领民风建设、家风建设以及社会综合治理,打造坚强有力、群众信赖的基层党组织,促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的全面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人民群众主体性,推进全区崇德向善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向上,形成了相城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促进德善之风和德善行为呈现出滚雪球的联动效应。

  在党风建设和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方面,当地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传播与弘扬阳澄湖廉政文化,打响“阳澄清波”廉洁文化品牌。还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拓宽传播载体,依托阳澄渔歌、北桥锡剧等民间文艺品牌,创作了廉政渔歌《哥哥上任妹送行》、锡剧《接待》、评弹《冯梦龙》等廉洁文艺作品,并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平台展示。同时,深挖御窑金砖廉政元素,梳理和借鉴古代皇宫金砖在制作、运输、应用等环节中的问责机制,做好推动相城区古代勤廉文化在与现代政治文明的结合中得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在民风和家风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持续推动好人文化建设和最美相城人建设,发挥相城区13位中国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相城好人网”平台和开展“崇德向善、你我相承”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暨最美相城人现场交流活动、身边好人事迹巡回交流活动、创设“相城区德善公益基金”、在冯梦龙村筹建相城好人馆(德本堂)、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志愿服务载体建设、广泛开展活动深化志愿服务品牌、做好未成年人工作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不断地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责编:秦超]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