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 贵阳实现八个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 贵阳实现八个跨越式发展

2018-10-23 12:13来源: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被采访者: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晏

  新华网贵阳10月22日电 日前,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做客新华访谈,畅谈贵阳市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以下是访谈实录:

  新华网:贵阳市改革开放40周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阳市干部群众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梦想。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图为贵阳市白云区中铝铝业生产现场。新华网发

  一是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0.77亿元,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38亿元,2018年将突破3800亿元,是40年前的350多倍。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1994年突破100亿元,用了16年;2010年突破1000亿元,用了16年;2013年突破2000亿元、2016年突破3000亿元,都只用了3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增速连续5年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经济总量2017年位居西部省会城市第五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8.34亿元、增长11.1%,经济增速连续22个季度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图为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京东“亚洲一号”物流中心。新华网发(王顼 摄)

  二是产业体系跨越式构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贵阳逐步形成了产业门类齐全、种类繁多的产业体系,推动了产业从“追赶型”向“引领型”根本性转变,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13.4:65.4:21.2,调整为2000年的9.1:50.9:40.0,实现了“一产稳中向好、二产转型升级、三产做大做优”的产业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大数据和大健康、山地旅游和都市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个姊妹篇”,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旅游经济、绿色经济、县域经济,全面构建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4.2∶38.8∶57。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市大数据企业超过12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17亿元,今年将突破1000亿元。

  图为贵阳市白云区南湖新区全貌。新华网发(朱超 摄)

  三是城镇化进程跨越式推进。1978年,贵阳市行政区划面积仅有2531.8平方公里,2017年达到8043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3倍,常住人口从234万人增加到480万人,城镇化率从58.5%提升到74.8%。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2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230平方公里增加到360平方公里。在这一发展进程中,观山湖区307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格局,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形成了老城新区联动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10个区(市、县)深度融合发展,贵阳与贵安、黔南加快同城化发展,城市规模越做越大,辐射带动力越来越强,贵阳正在成为黔中城市群新的增长极。

  图为贵阳北站。新华网发(王顼 摄)

  四是基础设施跨越式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贵阳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91年,贵阳市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今年上半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公里。2012年,贵广高铁开通运行,标志着贵阳迈进“高铁时代”,截至目前,贵阳已经开通至北京、至上海、至广州、至香港等高铁线路,全面融入全国7小时高铁经济圈。去年底,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局部试运营,今年底将全线通车,贵阳将正式迈进“轻轨时代”。2013年,贵阳市投资470亿元,建成总长374.4公里的“三环十六射”骨架路网,拉大了城市框架、引领了城市建设,为贵阳做大城市规模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现在正向“五环十八射”城市路网升级,建成后城市道路将达到400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将达到28平方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1997年,贵阳龙洞堡机场建成投用,旅客吞吐量仅有100万人次,2017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800万人次,开通国内外航线195条,今年以来就开通了贵阳至莫斯科、旧金山、洛杉矶等洲际航线,年内还将开通一批贵阳直达相关国家的洲际航线。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道路、城市轻轨和航空港共同编织起了高效便捷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贵阳中国西部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图为贵阳市黔灵山脉。新华网发

  五是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20世纪80年代,贵阳还是全国污染严重的“酸雨城市”。自2007年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以来,全市上下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纵深推进“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保护计划,建设“千园之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建立生态保护“两庭三局”司法体系,出台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生态文明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奏响了贵州贵阳建设生态文明最强音,发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好声音,“爽爽贵阳”成为城市最靓丽的名片。

  图为贵阳市喷水池商圈。新华网发

  六是改革开放跨越式突破。40年来,贵阳市依靠改革开放,从一个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的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成为一个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内陆开放型城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改革的力度之大、开放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取得了一系列全局性、开创性、根本性的成就。我们先后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改革任务152项,开展了大数据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改革。“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超过48万户、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被列为全国首批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营商环境试评价城市。2014年,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在贵阳建成;2014年,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批复成立,201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了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航空港经济区四轮驱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协同发力的开放格局。仅“十三五”以来,累计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102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65亿美元。

  图为在贵阳市大数据展示中心,科研人员展示一款可用于安保、监控的的高速脸谱识别系统。新华网发(王顼)

  七是科技创新跨越式增强。40年来,贵阳科技实力由弱到强、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与北京中关村的全面合作,积极对接首都科技资源要素,以共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揽,搭建科技平台、实施科技项目、吸引科技人才,推动贵阳从科技弱市向科技强市转变,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1年的53.69%提高到2017年的60.33%,综合科技进步指数达94.7%,连续7年保持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23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50亿元,总量占全省比重达51.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19件, 是全省平均数的4.72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416家,占全省总量的60%。拥有重点实验室5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6家、院士工作站8个、研发机构350个。2017年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5项。高新区在全国同类园区排名从2010年的62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41位。

  图为免费为村民做体检。新华网发

  八是社会事业跨越式进步。4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民生福祉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2017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264元和32186元,是2000年的6.8倍和5倍。2017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6.49万人、医疗保险人数138.45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7.7倍和12.7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4.0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73.17万人,实现应保尽保。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0年的102元人/月提高到2017年625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5年的942元人/年提高到2017年3840元人/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05年开始建立)。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6所,普通中学315所、小学542所、幼儿园910所,在校学生146.4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85%,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1.5%。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221所、卫生技术人员44578人、床位数35867张,分别是1978年的10.1倍、4.8倍和5.3倍。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孔学堂、贵阳大剧院、贵阳美术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912个行政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数字影院全覆盖,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100%。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5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人民群众安全感超过98%,贵阳成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责编:秦超]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共同富裕之路

  • 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