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王道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利益高高举在头顶、放在心底,大刀阔斧地推进民生领域各项改革,民生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大幅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新时代民生事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以全新的“三步走”战略描绘了2050年前实现全体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具体路线图,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一总任务和分阶段实践的长远规划既在思想上振奋人心,又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在新时代改善民生的伟大进程中,新时代我国将在生活层面形成更为健全的国民生活保障,在制度层面形成更为系统的现代民生制度体系,在思想层面形成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文明。
第二,明确了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为了什么人的问题,是一切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发展为了人民。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发展依靠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第三,发展了新时代民生事业改革的方法论。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良性循环。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强调人人尽责才能人人共享,同时也要强调政府有责和劳动致富并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政策要托底,改善民生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这些改革方法论一方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具体呈现,另一方面为新时代民生各领域内具体制度建设提供了基本方略。
第四,持续推进民生事业的深层次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民生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我国充分发挥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各自优势,进行改革方式的创新,在持续推进增量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增大存量改革力度,以期将改革阻力最小化、改革潜力最大化,保障了现代民生制度建设的顺利推进。譬如,在教育改革方面,重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区域间公平配置、异地中考高考改革等;在就业方面,在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基础上,着力进行和谐就业和体面就业方面的制度建设;在收入分配方面,在扶助低收入群体和打击非法收入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更好地调节过高收入;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制度的“广覆盖”“全覆盖”基础上,推动社会保障资源均等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在医药卫生方面,在解决“看不起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变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和“以药养医”的局面。
第五,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新时代新的民生思想指导下,随着民生制度建设的不断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依据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预测,我国GDP总量将由2012年的51.9万亿增至2018年年末的超过88万亿;我国城镇化率将由2012年的52.6%增至2018年年末的超过59%;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由2012年的74.8岁增至2018年年末超过77岁;我国国内游客将由2012年的29.6亿人次增至2018年年末的超过60亿人次;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由2012年的9899万下降至2018年年末的不足2000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