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秦超)从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走过了整整40个年头。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国家的面貌,重塑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在中央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邹磊等撰写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上海实践(1978-2018)》一书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系中宣部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重要论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改革开放研究丛书”的一种。
作为首部从全国层面系统考察上海改革开放40年的著作,该书不是“就上海谈上海”,而是以上海为个案,丰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解。以“迈向高质量发展”和“迈向高品质生活”为主线,该书着重考察了上海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浦东开发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社会民生、社会治理、国际文化大都市、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十个方面的探索。
该书的作者群体全部是上海80后、90后的青年学者和青年干部,既有来自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等研究机构,也有来自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徐汇区委组织部等党政机关,还有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等中央在沪单位,几乎覆盖了上海各条线的青年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某种意义上,该书也是“青年人眼中”和“青年版”的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成果。
中宣部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重要论述研究”第一首席专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教授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0年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为全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改革开放的上海实践(1978-2018)》一书“从全国看上海”“从上海看全国”,是对40年来我国和上海改革开放探索的深入总结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期间强调,“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新时代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上海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五个中心”和打响“四大品牌”,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迈向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来自上海市经信委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的青年干部分别回顾了40年来上海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历程、成就与经验。同时指出,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顺应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新趋势,上海要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下功夫,为我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作出上海应有和独特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为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邹磊认为,40年来上海扩大对外开放有三条重要经验:一是始终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在承担中央交付的一项项先行先试任务中拓展发展空间;二是打造联结中外市场的枢纽地位,不断增强全球配置运筹资源的能力;三是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对外开放,积极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随着我国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上海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应仅仅关注贸易数据、资金流量、投资项目的增长,而是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尤其是要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最重要的战略平台,用好自贸区新设片区这一制度创新的新空间,切实发挥好“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功能,助力国家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讲师王志航认为,28年来浦东通过党建引领、金融先行、基础铺路、制度创新、精兵简政等一系列努力,摆脱了传统开发区依赖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的桎梏,走出了一条独立自强的发展道路。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伟大事业、伟大探索、伟大成就的缩影。放眼未来,浦东要在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上有新突破、有作为,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难点和潜力空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李宽博士指出,上海的农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较小,农民在全市人口中的比重也不高,但农业农村的重要性却一点都不能被低估。40年来,上海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了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在乡镇企业发展与改革、农业规模化经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新形势下,上海要创造性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单纯“补短板”转向立足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谋划上海郊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把乡村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走出一条超大型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
迈向高品质生活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40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逐渐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上海市徐汇区委组织部、区委党史研究室沈萍指出,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在方方面面,既要夯实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也要努力打造品质民生。40年来,上海在推进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在新时代,上海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任务更加艰巨,要精准满足多样化民生需要,提高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质量。
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基础性工程,是关乎国家稳定和民生福祉的大事。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赵欣认为,40年来上海的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可以概括为:在治理结构上体现出凝聚社会的功能复归,在治理方式上呈现出激发活力和构建秩序并举的优化发展,在治理技术上趋向于流程再造的更新迭代,在治理空间上展现为存量挖掘和城市更新的需求为本。在此过程中,市民参与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不断拓展,治理的效益、效率和效果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的要求,上海要深度融合“精细、多元、弹性、智慧”的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式,以更精细、精准、精致、精心的治理模式,将城市的基层社会建设成为市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载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文化思想解放、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丰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胡霁荣博士指出,上海是中国新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诞生地,也是新时代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桥头堡。40年来,上海的文化建设在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对外交往、传承历史文脉等方面成绩显著,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新时代,上海要切实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源动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
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美丽中国”的理念正反映了人们对优质生活环境的期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方仁杰博士指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废”治理到苏州河整治和保护,再到崇明、青浦、闵行等生态区建设,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规划和综合治理网络。未来,上海要着力建设更为完善的绿化生态网络空间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整体生态品质,使这个城市真正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上海”和生态之城。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是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基本前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根本保障。上海社科院政治和公共管理研究所束赟博士指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历史记忆的所在。40年来,上海的党建工作始终对标中央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向社区、企业、两新组织、互联网空间等不断延伸,红色资源优势得到积极发挥,新技术新媒体得到广泛运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趋势日益明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示,上海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政治功能、强化改革创新、强化精准施策,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尤其是要进一步形成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这一上海基层党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