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提高学习效率,强本领,宽肩膀
首页> 理论频道> 新书推荐 > 正文

提高学习效率,强本领,宽肩膀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2020-06-07 10: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领导干部系列读本

  作者: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 王和

  面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党中央科学研判,果断决策,全面协调,精准施策,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后,又及时启动了复工复产工作,确保了社会和经济的平稳,将疫情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这再次证明了一个重要道理,知识与能力将成为我党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础、前提和关键。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能力不足”的忧患意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因为,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迷失方向,错失良机,已不仅仅是干部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

  增强本领,提升能力,做好工作,担当使命,关键要靠学习。党的老一辈领导人就非常重视学习,毛泽东就非常形象地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因此,他提出一句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邓小平就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他语重心长地告诫领导干部:不学习或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就要犯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告知全党: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同时,他还非常有针对性地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因为,如果党内存在能力不足、本领不强的领导干部,不仅党的领导和执政效率会大打折扣,更会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

  客观上讲,在经济结构不断复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形态日趋多样,风险交错叠加的今天,不确定性成为一种常态。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往往不是态度问题,而是如何解决效率问题。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都有很强的学习自觉性和紧迫感,但苦于日常工作事务繁忙,能够投入学习的时间与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问题。同时,由于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和信息不仅呈现“海量”特征,更面临“鱼龙混杂”的问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率,就成为了干部的基础和关键能力。

  为了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人民日报出版社适时地按照中心任务的需要,精心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套“领导干部读本”,包括《人工智能—领导干部读本》《数字中国—领导干部读本》《智慧社会—领导干部读本》《媒体融合发展—学习读本》《区块链—领导干部读本(修订版)》《数字货币—领导干部读本》《金融素养—领导干部必修课》和《应急管理—领导干部读本》等8种。

  这套书选题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最前沿和最急需的知识领域,很好地响应了党员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时代需要。

  这套图书既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因为,“领导干部读本”的选题大多属于前沿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用“非专业语言”说清楚,并非易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非相关领域的“大咖”不可。凭借“人民日报”的资源优势,组织参与编写的都是我国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凭借他们深厚的专业底蕴,就能够深入浅出地将许多深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娓娓道来”,不仅能够让读者了解相关领域知识,更能够体悟其中的要领和精髓。因此,开展相关工作,不仅能够“心中有数”,更能够“得心应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应急管理—领导干部读本》,在各级领导干部全力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应急管理”无疑是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任务。《应急管理—领导干部读本》一书中,既有部长专家的“高屋建瓴”,又有应急管理老前辈的“经验之谈”;既有国外先进经验,也有上海和阳江的中国故事;既有制度体系的专业解读,更有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的前沿知识。既面面俱到,又保证了应知应会,可以说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生产领导和管理能力的“及时雨”。

  面向未来,读书学习将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长期任务,同时,是一项在时间“紧约束”条件下的重要任务。对此,毛泽东早年就提出了一个“挤”和“钻”的办法,他说:事务太多,时间不足,就要用钉子的“挤”劲和“钻”劲来学习。就今天而言,“挤”和“钻”依然是我们学习的精髓和要领。同时,面对“无涯学海”,还要学会利用一些“钻”的工具,提高学习效率,“领导干部读本”无疑就是很好的选择。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