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上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党课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上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党课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8-25 14: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北京联合大学 蒋丽平

  高校大学生党课是面向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党的历史、接受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同时,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拉开了我国高等学校线上教学的大幕,大学生党课也不例外。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发展,我们需要把混合式教学法引入大学生党课教学体系。混合式教学是通过移动信息平台联结手机、PDA等掌上终端,实现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教学可以优化高校大学生党课授课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从价值层面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内涵式发展,增加党课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党课实效性;从技术层面实现党课资源的媒体化和数字化、学生学习的瞬时化和选择的时差化;从组织层面实现构建组织管理的新模式、完善课程传播的新机制、党课学习过程化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是高校学生党课未来改革的方向,也是“互联网+”国家战略在党员教育中的体现。

  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党课网上网下结合是高校党建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推动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一体化建设,完善学用功能,构建更为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阵地。并强调,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受众特点的教育培训有效方式,注重运用大数据对党员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精准推送教育内容,引导党员主动学网用网。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国高校师生开展了线上教学和学习。而线上教学也正在深刻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MOOC、线上学习、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迅速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疫情“倒逼”之下的应急式线上教学如何转变成为常态化教学方式,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所说,“从现在起,我们要把这种新鲜感变成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新常态,这是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给我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成果,要很好地持续下去。”未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的在线教学将长期共存并深度融合。

  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大学生党课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教学是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积极探索,融合了“线下”面对面学习和“线上”学习的优势。线上教学学生不受具体地点和时间限制,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测试,能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其次,在线教学内容可重复观看,对于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快速学会节约时间,对于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有效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线上教学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是普及党的知识的理论教学;线下教学瞄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前沿和热点问题、当代大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共性热点问题,是面向大学生个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研讨、思想提高和能力提升。

  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实现学习动力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改单向“灌输”为平等“对话”,突出了学生在党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者身份,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过程,教师关注学习进度和考核结果。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教学平台还可以跟踪和记录学习的全过程,为动态评价混合式教学全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学设计采用线上监测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是对传统面对面课堂的教学改革,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软硬件环境建设是实现大学生党课网上网下相结合教学的基本条件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传播技术加速发展的新趋势,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党课,为思想政治教育插上“信息化翅膀”,有利于增强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需要既可以支持学生在线学习,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进行学习资源的传递、分享和使用。实现党课教学资源媒体化数字化是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条件。高校一般都具有WEB2.0的Blackboard 9.1的创新功能和与其相配套的研究设备,已经建成了移动应用平台,该平台可以向学校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与沟通,让学习和沟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般而言,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教学平台由后台管理、教师端和学生端构成。形成丰富的政治理论学习资源是关系教学成败的关键。根据党课教学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接入比较成熟的党建资源平台,例如共产党员、学习强国、学习大国、党旗飘飘、党报党刊电子版、共产党员手机报、国家级思政精品课等。

  教学环境设计要为党课学习提供便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环境非常重要,首先是分析环节,增加问卷调查功能,可以随时开展学习动机调查,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等,帮助诊断出哪些知识点出现学习困难,同时检测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点表现优秀。其次是设计环节,基于移动信息化平台的媒体化教学内容设计:将党课知识点进行媒体化分解,然后进行内容媒体化、在语言的设计上既具有党言党语的特点,又具有亲和力、接地气,注重网络考试、考核、学习分析以及热点难点互动设计及制作,形成线上线下闭环效应。解决好“愿听”的问题,党课内容应具有时代性,紧密联系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吸引力;线上线下党课内容具有关联性:线上网络资源共享、布置作业,设计灵活的,形式多样考核方式。线上线下关联授课,实现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教学方式,都是党课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教学的教学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

  疫情期间,各高校党校积极主动统筹线上、线下学习优势,推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成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形式,也进一步推进了党校培训工作的信息化。一方面注重把好培训资源关,从学习强国等众多网络平台遴选优质内容,将培训资源库建设延展至线上。学生通过云课堂,可以学习来自学校精品党课、北京干部教育网等各线上平台的优秀课程,可以聆听到众多不同地域的知名党建或者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的真知卓见,不仅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理论视野,更丰富了党校培训资源库建设。另一方面坚持培训质量不打折扣,聚焦“问题+需求+成果”培训导向,强调“分类+全程+动态”培训体系全覆盖,保障线上线下环节紧扣不走过场。

  构建大学生党课教学组织管理新模式,创新信息化手段完善学习过程管理

  建立党课教学及管理队伍是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教学的基本保障。党课教学管理包括相关课程导入、视频录入、试题库更新、讨论区的管理等。从党课的教育实践看,教学资源和党课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党课教学成效的基本保障。授课教师需要掌握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愿意接受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和理念,同时开发培训具有战斗力的党课授课队伍也至关重要。高校中党课混合式教学管理队伍可以由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理论授课教师、学生处、组织部的老师或辅导员担任指导教师,学生党员骨干或者学生党员理论社团担任助教团队。他们通过承担党课混合式教学的管理任务,可以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主人翁意识。

  完善学习过程管理,建立学习效果评估机制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轨迹都会在混合式学习平台上记载。包括学生观看党课的时长、回答问题的情况、查阅资料等。优化升级软件,实现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全员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培训全覆盖,建立学员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党员培训的学习档案,对开展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全程记录,实现全过程大数据管理,从多个维度对教育目标进行分解和设计, 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过程全跟踪、结果全记录、成绩全评价、数据全分析, 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学生党课教育动态体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将成为教师对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形成性评价的重要部分,教师结合线下授课情况以及考核的结果得出线上线下综合评价结果。

  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大学生党课教学,围绕开放式、协作型、信息化发展方向,遵循思想引领、精准服务、整合创新、共建共享、循序渐进的设计理念,初步构建教师应用、学生应用、管理服务平台,挖掘党课育人能力,有助于提高党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学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促进知信行相统一。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