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椒谈】让奥运精神闪耀中国之光
首页> 理论频道> 青椒谈 > 正文

【青椒谈】让奥运精神闪耀中国之光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02-08 13:5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戴维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为全世界献上了一场精彩夺目的视觉盛宴。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相信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会。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冬奥会凸显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特色,与世界携手共进,“一起向未来”,全面展示日新月异的中国发展成就,生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生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接受国际奥委会邀请参加北京冬奥会时所说的,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了人类最美好的一面:合作与团结、才华和包容。近年来,体育、文化和环境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三大支柱。就此次冬奥会来看,一者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发挥奥林匹克精神的力量,向世界展现奋发向上的体育精神。在此影响之下,体育大众化深入人心,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申请人数超过130万,2万余人参与赛会志愿服务;二者北京冬奥会将传统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融为一体,蕴含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三者冬奥会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低碳运营、环保创新相结合,将有利于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

  全面展示伟大发展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且有利于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发展成就。自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来,中国的GDP已从4.6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7.7万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最大贡献国。“一带一路”倡议、遍及世界的贸易协议,将全球经济与中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已兑现了申奥时的承诺,不仅有效解决空气污染等长期困扰,而且还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国际上一些杂音、噪音制造的种种阻碍。正如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杜比称,北京冬奥会的筹备情况是无可挑剔的。

  与此同时,借着此次冬奥会,中国还能够展示发展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传播力、新闻影响力、国家软实力。

  集中彰显科技创新力量。由于体育基础设施成本高、技术性强,奥运会特别是冬奥会的举办,背后是科技力量和科技水平的比拼与展现。北京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定下举办高科技冬奥会的目标。北京冬奥会广泛应用数字、低碳、智能化技术,从火炬传递到公共交通,从场馆建设到比赛运营,科技元素无处不在,保持了科技奥运传统,展现科技硬实力,如采用新技术建设雪车雪橇赛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速滑馆等场馆,“冰丝带”首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冰等“黑科技”为绿色赋能,“鸟巢”在人工智能帮助下被改造成低碳场馆,“水立方”在短短20天内变身“冰立方”。所有场馆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实现5G全覆盖,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增强虚拟现实技术(AR)帮助体育赛事现场直播,智能车联网系统让路人挥手就能召唤移动商店,智能机器人参与赛事服务保障,赛会运行保障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氢燃料汽车投入使用,运用场馆三维仿真进行线上业务处理。水-冰场地转换配套技术、5G“云转播”技术、“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等360余项新技术成果陆续落地应用,深度体现了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中国特色。

  有效带动冰雪产业发展。从申办冬奥会以来,中国始终注重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加快冰雪产业发展,呈现出新场景、新业态、新趋势。尽管中国冰雪产业与冰雪运动强国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在筹办冬奥会的热情推动下,中国冰雪产业实现长足发展。《中国滑雪行业白皮书》显示,2014年到2019年,中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从32.2亿元增长至117.5亿元;滑雪培训市场规模从42亿元增长至69.1亿元,年均增长10.47%。《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已达到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1.1万亿元。在北京冬奥会的熏染下,中国冰雪运动的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冰雪运动,已提前实现带动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成为历届冬奥会辐射带动参与人群之最,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深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北京冬奥会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还是奥林匹克运动倡导“更团结”精神的良好契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化日益深入、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全球综合性体育赛事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突出。随着世界仍然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危机等重大挑战作斗争,各国之间的团结协作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把握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命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奥运会本身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中国如期顺利举办冬奥会,本身是对人类精神财富的继承和延续。中国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冬奥会主题,特别是开幕式火炬点火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冬奥理念。在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共同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利用冬奥会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关切,用切实的行动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可以说,中国用自己的巨大努力,举办镌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冬奥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伟大实践。

  2022年的中国冬奥会,将为世界奉献一场精简、安全、精彩的国际体育盛会,为世界的和平、合作与永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