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学习时刻|金句】雄安新区建设 千年大计功在长远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学习时刻|金句】雄安新区建设 千年大计功在长远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04-24 10:42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金句”在人民群众中极具辨识度和传播力,光明网《学习时刻》栏目将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撷取金句,约请权威理论专家深入挖掘和阐释“金句”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本期金句: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

【学习时刻|金句】雄安新区建设 千年大计功在长远

  作者:石敏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主任);林思佳(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智库助理研究员);王琛(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运用大历史观,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宏阔的战略格局、强烈的使命担当,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并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建设未来之城、绿色之城、创新之城明确方向、绘就蓝图。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决策部署的必然性、科学性,尤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何雄安是“大计”?五年来雄安新区取得了怎样的建设成就?又该如何保证接下来稳扎稳打地实现雄安新区的各项规划宏伟目标?

  为何雄安是“大计”?

  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北京与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远近适中,既可避免北京的城市边界无序蔓延,又可有效吸纳北京的辐射力、带动力,是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的新尝试。与河北省其它区域综合比较,雄安新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成本竞争力和后发优势。

  针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区域经济差异过大、空间结构持续极化、核心城市功能过度集中、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城市经济联系松散等突出问题,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被赋予“承上启下”的功能定位,兼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引领河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双重使命。一方面,雄安新区可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发挥反磁力中心的作用,打破京津冀要素极化流动的既有格局,扭转北京虹吸效应强劲、辐射带动不足的困局。另一方面,雄安新区作为新型首都圈“一核两翼”的其中一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首都经济中心功能的辐射能力,对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融合深化、促进河北各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京津冀空间均衡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正向作用。

  五年来雄安新区取得了怎样的建设成就?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以来,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无不得益于其相对适宜的地理位置和“平地建新城”的较强可塑性。目前,雄安新区“地上城市”与“地下城市”建设双轨并进,“云上雄安”数字智能城市与实体城市建设虚实互动、孪生共长,未来城市雏形初现。

  尤其是2021年以来,雄安新区步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城市功能培育是确保“雄安大计”夯实基础、初显实效的“关键之钥”。

  其一,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完善。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雄安高铁站投入使用,“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动脉全面打通,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交钥匙项工程已接近尾声,为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二,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开始起步。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已达100余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正在筹划雄安新区校区,北京协和医院已确定进驻新区。其三,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2021年1-7月,白洋淀水质达近10年来最好水平,湖心区平均水质达到IV类标准,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9.05%。其四,管理体制愈发健全。《河北雄安新区条例》通过地方人大立法的方式赋予了雄安新区管委会参照行使设市区政府的行政管理职权、行使国家和河北省赋予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未来雄安新区如何建设?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努力建设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对此,雄安新区应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持续探索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不断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结合阶段性目标与长远规划,雄安新区需要保持定力,跳出传统城市建设的既有轨迹与既定范式,适当拓展发展思路,探索“外引”“内培”双向发力的发展路径。

  一方面,雄安新区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既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又要把握好产业、人才、城市之间的互动逻辑,还要积极探索京冀雄三地共建共管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

  另一方面,雄安新区应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不仅要主动作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更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要素,针对性地引导外部创新要素植入,以“链条式”的引进模式吸纳高端高新产业项目,推动雄安新区建设走在创新驱动、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之上。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于雄安新区建成全球典范城市应当保持足够的耐心与信心。纵观古今中外,日本筑波科学城开工建设至基本建设成熟耗时20多年,深圳从小渔村成长为现今的国际大都会跨越了40余年,浦东地区开发至今也历经了30余年的沉淀。雄安新区作为“国家大事”,定可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人才,在岁月的见证下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之城”。

  (海报:王灿)

 

  相关阅读:

  【学习时刻|金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学习时刻|金句】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学习时刻|金句】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学习时刻|金句】坚持整体推进系统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学习时刻|金句】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学习时刻|金句】留住记忆、绣好乡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