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抓住时间窗口扩大有效投资
首页> 理论频道> 经济社会 > 正文

抓住时间窗口扩大有效投资

来源:经济日报2022-08-20 09:19

  作者:吉富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是经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下半年稳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有效投资落地见效、发挥重要作用,时不我待。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尤其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明显下探。在此期间,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应时而出,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其中,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起到了压舱石作用。但也应看到,民间投资作为投资主力军仅增长3.5%。

  因此,下半年亟需增强时间紧迫感、采取有力举措来扩大有效投资,重点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乘数和结构效应,不留风险隐患。有效投资不能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也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而是要注重质量、效益,不搞低效或重复建设。要盯紧施工季,加快项目建设,从多方面发力,更好发挥投资稳增长、稳就业、带消费等综合作用。

  一是宏观政策继续精准、靠前发力,加快释放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效应。尤其是三季度要用足用好现有一揽子政策,继续发挥专项债“拉动力”,督促地方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继续用好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协同支持融资。其中,为缓解资本金不足,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以市场化的投资基金方式,重点支持能马上开工建设、效益好、拉动效果大的重大项目,不搞地方切块、不撒“胡椒面”,向项目质量好的地方和企业倾斜,同时要注重资金撬动作用和风险防范。此外,可根据形势需要,考虑启动新增专项债项目,以实现四季度基建投资的滚动接续,巩固经济回升态势。

  二是选准选好项目、强化资金保障,精准、快速实施一批高质量项目。围绕现代化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安全等领域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和遴选,实施一批补短板、调结构项目。应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针对性安排预算内投资、专项债、政策性信贷、商业贷款等资金。其中,商业化或竞争性项目主要靠市场发展,包括国企在内的企业融资应按商业化原则授信。政府投资应加大对社会民生的投入,把握好新、旧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的度和合理投资方式,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形成投资合力。

  三是加强政策保障、稳定市场预期,用市场和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加大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力度,积极参与“两新一重”等基建投资。同时,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政府性融资担保、贴息、投资补助等,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中长期信贷,或采用续贷、展期等支持举措。此外,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综合开发等投资方式,加快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等存量资产盘活业务,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四是加强协调配合、抓住时间窗口,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建立投资项目的横向、纵向协调机制,推行联合评审、并联审批,严把项目准入关口,遴选出综合效益好、能尽快开工建设的项目。同时,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着力破解用地、用工、用能、原材料供应等要素保障、手续审批等问题。此外,压实地方或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各地按质量要求加快项目进度,并多用以工代赈办法增加群众务工机会。在此过程中,各地不能脱离实际搞建设,切实防范债务风险,确保项目质量。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