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参与者到引领者——中国经济外交这十年
首页> 理论频道> 国际关系 > 正文

从参与者到引领者——中国经济外交这十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10-11 10:50

  作者:李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为中国引领国际经济规则设计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中国经济外交的第四阶段,即新时代的“引领型经济外交”。未来,中国要进一步通过有针对性的经济外交,构建更广泛的经济伙伴关系网络,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外交大致经过了4个阶段的历史演进。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的“接触型经济外交”,主要围绕了解国际经济体系的基本规则而展开。第二阶段是始于1992年的“融入型经济外交”,中国开始全面学习国际规则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第三阶段是“参与型经济外交”,以2001年“入世”为转折点,中国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平等的参与者。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为中国引领国际经济规则设计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中国经济外交的第四阶段,即新时代的“引领型经济外交”,这一转变牢固建立在我国经济外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积淀基础之上。

  在新时代,我国在经济外交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十大方面成就。

  第一,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成果丰硕,夯实了我国迈向全球经济强国的地区基石。2015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升级版的自贸协定,2019年该协定全面落地,双方90%以上的税目产品逐步实现零关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模由此迅速扩大,中国一直位居东盟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东盟从2020年开始也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是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历史性变化。在金融领域,中国积极参与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与有关国家共同建立了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此外还推动建成了东亚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并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基建领域,中国在东南亚重点推进的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与中泰铁路等工程都是我国基建外交的旗舰项目,其中中老铁路已于2021年年底建成通车,不仅对其他基建项目建设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而且为我国经济力量在中南半岛乃至东南亚的延伸提供极大便利。2015年,中国还推动成立了澜湄合作机制。

  第二,大力开展自贸区外交,构建起全方位自由贸易网络。我国自贸区外交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02年与东盟签署首个自由贸易协定(FTA)至今,已与26个国家签署了19项FTA,另外还有10项协定正在谈判中。十年来,我国的自贸区外交在双边与区域同步展开,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签署生效可谓我国自贸区外交的一次战略性胜利。RCEP生效使中国与周边亚太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得到实质性强化,有助于对冲诸多压力。

  第三,牵头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我国金融外交取得最重大成功。我国于2015年正式牵头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并先后吸收了104个成员加入,其中包括英、德、法等传统发达国家。亚投行的成立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基建融资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亚洲开发银行(ADB)和世界银行等既有机构融资能力的不足,它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举措。亚投行还是首个完全由我国独自倡议并付诸实践的国际机构。该机构总部位于北京,截至目前的历任行长也由中国人担任。如果说亚投行的筹建是检验我国金融外交动员能力的试金石,那么该机构的最终成立与顺利运营,则证明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有能力担任核心引领者。

  第四,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开启了人民币向大国货币迈进的新征程。长期以来,特别提款权篮子主要由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4种货币构成,2015年,经过我国货币外交的艰苦努力,人民币成为第5种“入篮”货币。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呈增加趋势,今年已由10.92%上调至12.28%,这足以证明人民币国际地位正在稳步上升。

  第五,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改革,提升了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IMF和世界银行是全球金融治理的关键平台,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IMF和世界银行改革,其中成效较为突出的是份额权改革。经过多年经营与争取,我国目前在两大机构成员国的份额权排名中都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此外,我国还积极向国际金融机构输送领导人才。自2011年首位中国籍IMF副总裁走马上任以来,IMF高层中的中国籍领导人越来越多。

  第六,建设性地参与二十国集团(G20)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霸权。2008年金融危机后,G20部长级会议正式升级为首脑会议。中国作为G20的塑造者、创始成员和核心参与方,一直致力于推动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在2016年杭州峰会上,中国作为主席国推动G20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这是国际机制首次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作为金砖机制的主导国之一,近年来,中国先后助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金砖应急外汇储备机制的成立,在2017年厦门峰会期间作为主席国还开创性地提出“金砖+”模式,旨在扩大金砖国家合作的辐射和受益范围。金砖国家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并与G20一道对G7制度霸权形成了制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多元、包容、平衡的方向演进。

  第七,保持战略定力并采取反制措施,有效扛住了美国对华经贸施压。在奥巴马时代,美国政府已试图通过开展“3T”谈判(TPP、TTIP和TISA)对我进行战略施压。特朗普上台之后,美政府退出或中止了“3T”谈判,而我推进的RCEP谈判则捷报频传,这等同于宣告奥巴马政府对我经贸施压战略的失效以及我国反制战略的成功。此后,特朗普政府对我国发起激烈的关税战,开启了新一轮对华经贸施压,但并未帮助美方实现削减自华进口规模的意图。在关税战爆发后的两年内,中美贸易额呈现负增长态势,但到2021年,两国贸易额尤其是我对美出口额重新呈现快速上涨趋势,甚至接近2018年的峰值。

  第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及对欧经济外交,稳固了中欧经济合作关系。欧洲在中国的经济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过去十年里长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欧经济外交最突出的成果是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该协定将大大有助于中欧经济关系提质升级,提升我国对新一代国际经济规则的引领能力,中欧2021年以来在投资领域已经能够实现一定的高水平规则协调。

  第九,深化能源外交,有效保障了我国能源安全。作为“世界工厂”,我国对能源需求持续高企,十年来,我国展开了积极且活跃的能源外交,与多个能源出口国达成协议并开辟了五大能源运输通道:一是从中亚国家尤其是土库曼斯坦通往国内的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是以俄罗斯为起点的中俄油气管道,三是与缅甸合作修建中缅油气管道,四是包括中东航线、非洲航线、南美航线等在内的多条海上油气运输通道,五是正在考虑修建的中巴(巴基斯坦)油气管道。

  第十,主导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基建外交成绩斐然。“一带一路”建设是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是其核心内容。自2013年提出倡议以来,中国已吸引了全球149个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并将其建设成为传播中国经验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国的基建外交在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诸多成效。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国际货运设施,以匈塞铁路、中老铁路为代表的高铁工程,以中缅油气管道为代表的能源项目等,都是近年来我国基建外交的旗舰或示范性项目。

  新时代我国经济外交在多领域、多层次取得突破性成就并引发世界瞩目,但当前及未来仍将面临美国持续加强对我国的战略围堵与打压、世界部分国家对我国崛起仍存疑惧以及新冠疫情延宕反复阻碍线下外交等挑战。我国日益庞大的市场规模、健全良好的产业生态、先进发达的基建实力与逐渐扩大的人才规模等优势条件,为我们应对上述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国要进一步通过有针对性的经济外交,构建更广泛的经济伙伴关系网络,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