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
首页> 理论频道> 国际关系 > 正文

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

来源:经济日报2023-02-20 10:07

  作者:钟飞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2023年2月9日至11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农历春节后首位访华的外国领导人,充分体现了中柬关系的高水平。10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洪森首相,双方决定共同开启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时代。

  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柬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入手,打造“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将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高水平政治互信和高层交往是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根本保障。2020年2月,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访华,同正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人民坚定站在一起,是真正的“铁杆朋友”。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向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信,祝贺柬埔寨人民党成立70周年。2022年3月,习近平主席同洪森首相通电话时指出,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中柬坚定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树立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此次在会见洪森首相时,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中方把柬埔寨作为周边外交重点方向,始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规划和推进中柬各领域合作,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同柬方共享机遇、共谋合作、共促发展,携手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

  高质量产能合作是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重要体现。2017年5月,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柬两国签署了基础设施合作备忘录,推动产能合作健康发展。此后,一系列标志性项目纷纷落地启用。其中,2022年11月建成通车的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成功对接的范例,标志着柬埔寨从此进入“高速公路时代”,金港高速沿线覆盖柬四分之一的人口。柬埔寨民众将西哈努克港多功能经济示范区称为“柬埔寨的深圳”。访问期间双方同意要重点建设“工业发展走廊”,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柬投资兴业,这将有力促进柬埔寨沿海经济带和中央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中国已帮助柬埔寨修建了4000多公里公路、多座横跨不同河流两岸的大型桥梁,从根本上改变了柬埔寨的交通运输状况,对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中柬双边贸易额达1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1年成为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柬各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农业合作是柬埔寨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和提升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是柬埔寨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产值占GDP的五分之一,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近四成。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作为8个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柬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合作,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两国于2022年正式启动柬埔寨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不断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合作。2022年1月生效的中柬自贸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柬埔寨农产品拓展中国市场创造了巨大机遇。中国已成为柬埔寨大米、香蕉最大出口目的国,芒果、龙眼等优质农产品也已实现对华出口。中柬将着力建设“鱼米走廊”,开展临湖农业合作。这将有助于推动柬埔寨提升粮食安全合作水平。

  能源合作是推动柬埔寨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柬埔寨曾长期受困于电力供应短缺,为此柬政府于2007年提出“电力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鼓励中企与柬方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帮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中企承建、距离金边150公里的甘再水电站于2012年投入商业运营,有效缓解了柬埔寨国内电力供应完全依赖燃油和进口的局面,成为柬政府改善民生的标志性项目。2018年10月投产发电的桑河二级水电站,由中、柬、越三国公司投资建设,是中柬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重点能源项目,电站每年发电量约占柬埔寨全国发电量的20%,不仅极大缓解了柬埔寨国内缺电问题,而且有效扭转了其依赖从周边国家进口电力的局面,保障了柬埔寨能源安全独立。2019年4月,柬埔寨加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资企业在柬参与电力发展,涉及发电、输配电、电力施工等多个领域,推动柬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中资企业高标准、高效率的投资、设计、施工、运营能力,为柬埔寨提供了年均20%以上的电力装机增长,一举改变了柬埔寨严重缺电的局面,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安全与执法合作是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中柬双方执法部门在联合打击恶性暴力犯罪、电信网络诈骗、跨国贩毒和组织偷渡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受到在柬中国人和中资机构与企业、柬埔寨社会舆论及柬执法同行的一致好评。2021年9月,两国执法部门签署了继续推进中柬执法合作行动工作计划,开展更加广阔、更加深入、更高水平的合作,坚决打击危害两国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两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共建中柬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此次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洪森首相时还强调,中方将继续向柬方提供扫雷援助。柬埔寨是全球雷患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99年以来,中国通过举办扫雷培训班、捐资、提供探扫雷器材等方式,多次向柬埔寨提供扫雷援助。

  人文交流和互学互鉴是中柬双边合作的根基。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柬最大海外游客来源地。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将有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赴柬埔寨,带动柬经济快速恢复。中方还承诺,将优先恢复增加中柬直航航班,鼓励双方旅游合作。

  2021年10月,为响应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重大国际倡议,中国与亚洲10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搭建亚洲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际合作机制。柬埔寨是首批响应该倡议的国家之一。2022年11月,中国援柬吴哥古迹茶胶寺修复项目实体正式移交给柬埔寨。

  2021年12月启用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是柬埔寨体育事业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柬中友谊和人文交流的又一硕果。2023年,这里将成为东南亚运动会的主要场馆,不仅可以展示柬埔寨的国家形象,还可以通过体育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即将跨入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充分证明发展不是少数国家的权利。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中方坚定支持柬埔寨人民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必将推动中柬全面战略合作再上新台阶。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