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习近平文化思想、群众利益、“两个结合”、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曹东勃、吕小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曹东勃、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吕小宁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对新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践的理论凝结和升华表达。实践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一重要思想立足于时代又引领时代,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必将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指导我们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一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极应对来自社会文化领域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摘编自《光明日报》
【刘小龙: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刘小龙表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利益,既要为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着想,多做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也要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困难。一方面,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充分认识到关系群众生活幸福的事、涉及群众合法利益的事,处理不好都可能小事变大事。另一方面,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从群众的需求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且日益多元,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等关系,深入调研、科学谋划,及时精准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发展期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然,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仅要有为民造福的使命担当,还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要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以求真务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久久为功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一个个“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抓实落地,不断推动“愿景图”变为“实景图”,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
摘编自《人民日报》
【曹文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曹文宏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是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大法宝”。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底色”。历史证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是割裂传统的“另起炉灶”,而是对历史文化的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文化基因,中华文明突出的“五大特性”决定了中国必然能走出一条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锻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成色”。中国式现代化不但是“物质经济的现代化”,更是“精神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具备科学性与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因子的结合,使后者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重焕新生,淬炼出切中时代脉搏、契合时代特征、彰显时代内涵的现代文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如何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同中国式现代化协同并行、熠熠生辉。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筑牢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政治之魂”。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凝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之魂”。三是要形塑全方位话语,强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生之力”。
摘编自光明网理论频道
【李国正、张一傲: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李国正、张一傲表示,当前,我国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但城镇化质量依旧不是很高,县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值得分析的问题。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意在将就业质量、创业机会、居住环境、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关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诸多要素,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考量和目标任务。这就要求应遵循城市演化规律和县城发展规律,通过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域集聚,真正实现城乡间各类要素的双向流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当前还面临不少需要解决的瓶颈,比如营商环境质量不高、发展定位不够准确、财政资源有限、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差距就是潜力。未来,须多措并举,争取到2025年,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再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使其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镇体系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
摘编自《经济日报》
【吴萨: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认为,2023年以来,我国不断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宏观调控成效显现,国内需求有效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信心得到提振。2023年我国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懈奋斗的结果,对于世界经济复苏和提振国内信心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宏观政策、重点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系统部署了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一科学部署进一步坚定了今年继续做好经济工作、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这种信心来自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来自产业基础所形成的强大抗风险能力,来自超大规模市场所形成的较强回旋能力,来自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因此,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