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高校教材建设工作、教育强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韩震: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强化高校教材建设工作】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院长韩震指出,教材,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类的教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成果的凝结。对标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起让各级各类学校教材充分体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要求。首先,加强教材建设的规律性研究。目前看,教材基础理论研究是我们的短板,必须下大力气推动教材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教材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教材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其次,在加强研究的基础上,推动教材形态不断迭代升级。要鼓励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创新教材形式和内容,提高教材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最后,进一步落实国家事权,加强和完善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教材建设的地位和重要性。要完善教材编写、审核、出版、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和实用性;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培养一批熟悉教材建设规律、政治素质高、教育素养好的教材编写、审核和管理人才。
摘编自《光明日报》
【孙迎春、王一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孙迎春、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王一虹表示,新征程上,我们要贯彻落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一方面,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奠基。另一方面,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淡化功利性,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把教育评价改革引向深入。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把握好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着力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同时,始终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供给和输入,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效能。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加快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有效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摘编自《人民日报》
【周文:聚焦关键性基础性领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周文指出,面对国内国际的重重挑战,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在关键性基础性领域实现突破和创新。其一,聚焦“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发力。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其二,聚焦“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发力。着眼目前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持续发力,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让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其三,聚焦“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协同发展。而这一切,离不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作为有机整体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仅仅单就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必须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的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总体布局,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摘编自《经济日报》
【肖伟光:从文化传统维度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肖伟光指出,从文化传统维度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传统,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看,注重文化传统,就是为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为坚定不移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提供文明远见、文化定力、文化动能。回望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理论的形成、制度的确立、文化的发展,都是党带领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的翻版,而是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现代化新路。从理论逻辑来看,文化传统是决定道路选择的重要维度,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一方面,如果不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就不可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内在根据与深层逻辑,就无法进一步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基础与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是打破“言必称西方”、凡事“向西看”的思维惯性,进而建立起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理论视野和文化参考系的必要条件。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重建、挺立、巩固和丰富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第二个结合”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底色、中国特色、中国优势。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打破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不自信和对西方文化、西方中心主义的盲目迷信,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赓续文明又更新文明,让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了中华文明赋予的深厚底蕴,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新的希望、拥有了新的选择。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