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思政教育、民生制度、新质生产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龚维斌:把握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进行部署,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重点任务等,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把“蛋糕”分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同时需要持续不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普惠性侧重受益对象的广泛性,基础性侧重保障内容和标准的必要性,兜底性侧重保障主体的责任性。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
摘编自《人民日报》
【黄先海:创新揭示生产力跃升决定机制】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认为,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在回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技术革命性突破是生产力跃升的动力源泉。革命性新技术带来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市场等,对旧技术、旧领域造成“创造性破坏”,推动旧生产力体系逐步瓦解,促使生产力的内涵和形式发生巨大的革命性跃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生产力跃升的关键路径。在短期内,生产要素的量是有限的、稳定的,而要素配置方式则富有创造性、不确定性,生产力的跃升仅靠量的增长难以实现,需要通过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形式、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来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生产力跃升的基础载体。只有在合适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安排下,才能推动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全球分工等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实现生产力跃升。“技术—要素—产业”链条是生产力跃升的传导机制。技术革命性突破一方面能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禀赋发生深刻变化,不仅加快了生产要素的积累速度,而且催生新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能大幅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不仅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上升,还能推动形成要素配置新组合新模式,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生产力跃升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是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生产关系,有助于打破制约各类先进生产要素畅通流动的障碍,促进其向生产力跃升方向集聚,创造一个更适合生产力跃升的环境。
摘编自《经济日报》
【高地:思政教育深入引导学生坚定信仰】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地认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战略高度,着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引领,全面提升铸魂育人能力,深入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时代新人“铸魂”。教师是释疑解惑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心中扎下根,使他们对自己所讲的内容高度认同,当好学习和实践的典范,才能讲深讲透,让信仰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兼具政治性、科学性与创造性的工作,要善于发现和把握新时代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中面临的困惑与难题,并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既要在宏观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也要在微观上为学生解答好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等现实问题。
摘编自《光明日报》
【赵秀玲:重建农村精神文明的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秀玲认为,新时代,重建农村精神文明应从以下四点入手。第一,将乡村文化振兴真正落到实处。接续传统文化,如祖先崇拜、乡土意识、尊老文化、家谱村风等都需要继承、发展和创新。断掉这一根本,乡村文化就会陷入“荒漠化”的困境。大力弘扬和创新乡村民间文化,让传统风俗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第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完全回到传统或抛弃传统都不可取,但这两种方式一直左右着乡村治理,应在继承中发展并进行现代转化。以现代眼光守住传统文化精神。封建迷信不可取,但美德不能丢。以现代高科技和灵活有效方式宣传正能量,真正做到以“文”化人。第三,让乡村成为文化人才的蓄水池。以制度规定鼓励和奖励建设“乡村文化人才振兴工程”,为有效治理确位。倡导年轻干部,特别是文化干部下乡锻炼,开展“文化脱贫”攻坚战。提高下乡扶智干部的待遇,优先考虑其晋升。为退休干部特别是文化干部到乡村居住、养老、创业提供便利,壮大“文化乡贤”队伍。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激发大学生、城市教师回乡任教的意愿。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志愿者队伍,以高尚情操提升文化精神,为乡村注入活力、动力、魅力。第四,把道德文化精神作为治理之本。将“德”作为乡村治理第一要义,改变只重“富人治村”的倾向。强化以“德”治村,改变当下村庄文化过于功利和娱乐化倾向。重视“家治”,让“家风”成为乡村治理基石。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