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科技创新、网上群众路线、中华文明、5G、科学家精神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郭广生、任晓刚: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广生、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北科智库)专家任晓刚指出,在推动科技创新时必须树立科学理念、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第一,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第二,以实现协调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促进科技创新自身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发挥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三,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究。第四,以实现开放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加强自主创新,整合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在一些前沿领域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第五,以实现共享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广泛应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
【倪明胜:探寻走好走实走新网上群众路线的路径】
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倪明胜认为,顺应网络媒介发展新态势,走好走实走新网上群众路线,构筑夯实党群同心圆,成为创新优化执政方式,建构协同联动治理新模式的必由路径。首先,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学网懂网用网是前提。各级党员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摆脱传统思维观念的束缚和限制,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增强互联网思维和意识,在深学、真懂和善用中推动引领互联网的发展应用,以扎实有效的举措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从而更好造福服务人民。其次,正视问题,回应关切,提高网络执政能力是基础。网络执政应秉持“为了网民群众、依靠网民群众、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运用互联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提高网络执政资源整合能力、网络公共治理能力、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能力、网络话语转换创新能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再次,创新优化机制,推动网上网下联动是关键。通过建立完善网络民意吸纳机制、网络问政监督机制、网上网下联动对接机制等,创新推进“互联网+党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便民新平台,建立健全网络反腐制度化平台,完善健全网上纠错防错机制。
摘编自《光明日报》
【陈水勇:中华文明不断厚植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水勇认为,中华文明智慧神韵、价值导向、处世之道不断厚植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需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移情体验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感基础。移情体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认知机制。真正人类整体幸福源于互爱互敬,共享情感精神舒润和繁荣稳定。移情式普遍之爱以心灵情感沟通超越机械式利益契约,有助于摒弃傲慢和偏见。第二,中庸之道坚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公正准则。中华文明中庸之道既是伦理道德观,也是实践辩证法,具有跨越时空的恒常价值魅力。只有在国际关系中践行中庸之道,高瞻远瞩把握世界共同发展规律,才能逐步消除共建共进共治共享的掣肘,以公平正义促进民族价值与人类价值、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互融合自洽。第三,和而不同滋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世界观。中华文明崇尚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世界多样性和谐共生。文明差异不是世界冲突根源,而是人类进步动力。世界各国应“和而不同”,秉承厚德载物合群之道,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创立和完善理性对话和民主协商机制,互商互谅互信,求同存异,才能消弭战乱和冲突。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黄鑫:5G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黄鑫表示,近日,我国正式开启5G商用,意味着网络规模建设将全面展开。5G这一全新网络技术和架构,将拉动新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第一,5G将拉动整个产业链巨大而长久的投资。5G行业是高技术、基础性投资,将发挥强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拉动各行业加大信息技术投资。第二,5G高投资将带来高回报。5G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催生5G发展的潜在动力,5G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将不断增加,不仅能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发展,还将带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业务模式,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5G将成为扩大内需、释放消费的新动力。一方面,5G的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性,将推动信息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创新。另一方面,5G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催生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第四,5G将打开新的出口市场空间。在5G时代,中国企业的话语权将显著增加,不仅能打开新的出口市场空间,还将真正走向价值链高端,中国企业高效可靠的5G方案将推动全球5G发展并惠及全球经济增长。
摘编自《经济日报》
【高杰:建设科技强国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指出,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在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这一历史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科学家群体成为了国家从大到强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中坚力量。《意见》在此背景下出台,可谓正当其时、意义深远。第一,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奠定政策基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升政府的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正确发挥科学合理的评价引导作用。第二,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优化学术环境。以塑造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对于深恶痛绝的痼疾,不仅要坚持正向引领,还要出台制度约束和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第三,弘扬科学家精神,还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创新宣传方式,在社会上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使我国的科学家精神能够一代一代地不断丰富,不断传递、不断继承、不断弘扬。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