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刘丹)6月8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果发布会暨“加强新时代‘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外文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商务委、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党政部门、学界、企业、出版机构的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上海如何发挥好“一带一路”桥头堡功能、“一带一路”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跨国公司如何参与“一带一路”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要有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当前,国际社会尤其是英语世界对“一带一路”的兴趣不断升温,但能够全面、准确、详细反映“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维度、时代内涵、主要内容、最新进展、机遇风险的学术专著仍然十分缺乏。一方面,国内外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图、进展和前景仍然存在一些误读和疑虑。另一方面,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有必要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积累的大量实践与探索进行认真总结。
“一带一路”研究成果国际传播的新探索。会议发布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讲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邹磊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英文版最新成果。2018年5月,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书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我国首部在国外主流出版机构发行的英译版“一带一路”著作,其中文原著(2015年2月出版)则是全球首部关于“一带一路”的学术专著,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反响。(详情参见http://share.gmw.cn/theory/2015-02/15/content_14858122.htm)该书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研究路径,采取历史和比较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中国—中东“现代丝绸之路”在地缘环境、经贸关系、宗教生态等核心主题上的“同”与“异”。同时,该书结合大量官方文献、实地调研和生动案例,系统考察了“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它的战略考量、建设思路、机遇红利、政府行动、企业参与、最新进展、风险防范与前景展望,向读者较为完整、平衡地呈现了“一带一路”的全景,有助于增进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对“一带一路”的全面理解。值得指出的是,邹磊博士也于2015-2016年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总撰稿,该片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是迄今为止中央层面最高规格的“一带一路”纪录片,本书正是纪录片的核心参考文献。此外,他也结合英译版新著,就如何平衡“一带一路”学术研究与对外宣传、如何总结当前合作成果与经验模式、如何恰当评估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如何回应针对“一带一路”的负面舆论(如地缘政治扩张论、过剩产能输出论、战略透支论、债务陷阱论、资源掠夺论等)等提出了看法。
“一带一路”研究要进入新阶段。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是国内较早参与到“一带一路”前期研究的资深学者,他指出当前国际秩序正经历着快速和重大变化,面临着四五百年未见的挑战,原来支持西方文明发展和引领世界的那些元素正在发生非常严重的内部冲撞,“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治理变局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仍需我们在对外工作中付出巨大努力,包括如何寻找各自利益的交集、如何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和规划、如何管控彼此分歧、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等。在此背景下,本书的对外推介有助于加深国际社会、沿线国家和全球读者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澄清外界对“一带一路”存在的一些误解,为下一阶段的推进工作提供可能的知识支撑。他也强调,未来的“一带一路”研究亟需从事实描述过渡到更具理论性、思想性的深度研究。
“一带一路”建设呼唤大国学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骅教授指出,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社科著作的时代已经落幕,通过国际语言讲述中国的经验、故事和方案的时代已经来临,应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成建制地翻译中国的社科作品,建立“一带一路”编译所。学术话语权不是孤立的,而是大国学术的组成部分。大国学术需要优秀历史文化和庞大社会经济资源的支持,需要拥有体制完备、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系统,需要拥有国际公认的知识和理论系统,非凡的学术创作能力、活跃的学术批评、公平的学术评价体系,需要具有广泛的国际战略布局、丰富的国内外交往经验、完整齐备的学术文献和数据资料,需要依赖稳定持续的国内政治、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宽松开放的学术环境。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亟需大国学术作为坚实支撑。
破解三种“一带一路”话语鸿沟。中国外文局当研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孙敬鑫副研究员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境外媒体有关“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就有近10万篇,海外出版的专题图书60余本,国际主要智库发布的专题报告超过100个,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舆论热点话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利益相关者的评论。整体来看,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话语阐释既有越来越多的共识,同时也由于观察视角、参与程度、位置角色等的不同,产生了对内与对外、官方与学者、国内与国外三种话语鸿沟。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未来应强化“一带一路”话语生产、翻译、传播之间的有效对接;确保话语内容的平衡,兼顾机遇与挑战、宏观与微观、政治外交与文化宗教等;鼓励更多中国学者“走出去”,进入国际舆论场。
[责编: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