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光明网策划、录制了通俗理论音频节目《听见马克思》,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讲述伟人故事、探寻伟人足迹、传承精神财富。本期节目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崔丽华为您讲述马克思的朋友圈。
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友谊:“在这个尘世上,友谊是私人生活中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他与魏德迈、鲍威尔、卢格、海涅、恩格斯等人的友谊,曾经深深的影响着他的思想形成发展、职业选择以及人生追求。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期,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并结识了布鲁诺·鲍威尔和阿道夫·鲁滕堡,他们经常聚会,共同讨论当前的一切问题。直到马克思大学毕业之前,他都是这个团体的一员。
1842年—1843年,马克思与政论家阿尔诺德·卢格交往甚密,特别是从卢格的政治哲学中受到很多启发。马克思在这段时间里还给卢格写了不少书信,并多次向他主办的刊物投稿。从马克思的书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段时期里,马克思曾多次向卢格寻求建议和帮助,卢格成为了马克思的良师益友。这段友谊也促使马克思对政治哲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并逐步走上政治斗争的道路。1843年,由于《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与卢格一同筹办《德法年鉴》,这可以看作是他们积极合作的顶峰时期。
马克思一家寓居巴黎期间,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经常到他们家,海涅经常征求马克思对自己作品的意见。他们彼此在文学上的素养,让他们的友谊走得很远很远。
当然,在马克思众多的朋友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他们的名字因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永恒的铭刻在一起,他就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很多相似点。他们家庭背景相似,都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马克思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恩格斯的父亲是一名工厂主;他们志向相同,都坚决地为全体人民的利益而斗争;他们思想轨迹相同,都是从青年黑格尔派转变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者后成为共产主义者。但是,在从青年黑格尔派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者的转变过程中,马克思先于恩格斯。因此,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愉快。但第二次见面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真正认识彼此,并从此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亲密合作。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要到马克思家里去。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后来他们住在不同的地方,就经常通信,彼此交换对社会发展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办报,编杂志,共同起草文件。他们看重彼此,马克思常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则认为,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我很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1867年8月16日《资本论》第一卷的完成也见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为了让马克思专心地写作,恩格斯心甘情愿从事自己最不愿干的“该死的生意”,挣钱负担马克思一家的生活。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承担起整理和出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他放下手头工作,花了整整11年时间来整理《资本论》后两卷。对此,恩格斯毫无怨言,甚至是欣然接受,他曾说:“这是我喜欢的劳动,因为这时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身上,我们看到他们之间彼此理解、彼此支撑、彼此成就的伟大友谊。(光明网记者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