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会保障百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全球社会保障百年发展”专题论坛在大连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刘丹)9月16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国际劳工组织、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在大连联合举行“全球社会保障百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专题论坛,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美国、波兰等国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与国际劳工组织、艾伯特基金会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
出席专题论坛部分专家合影
作为第十四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的有机组成部分,该论坛分 “百年回顾”“未来展望”两个单元进行。周弘在主持第一单元会议时指出,近一百年是社会保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大发展的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顾总结百年来的经验教训将有益于全球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
戴晓初副局长表示,国际劳工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支持社会保障在全球的建立与完善。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世界,应当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以适应这些新变化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亟需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通过创新举措探索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郑功成教授认为,纪念国际劳工组织成立百年,就是要坚持社会保障的公平正义共享价值取向,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维护劳动者与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坚持与时俱进地解决社会保障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挑。他还指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但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期望国际劳工组织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出更大、更好的引领作用,助力全球社会保障健康、持续发展。
努诺·昆拉先生强调,回顾社会保护的历史发展,肯定成就的同时仍需看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实现全民社保的使命与目标仍未完成。希望尽快实现人人都能享有国家社会保护底线,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金维刚院长回顾梳理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及重要经验。他指出,从1949年建国至今,中国已逐步建立起了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他表示,社会保障改革与模式选择应当遵循客观规律;社会保障制度应注重公平;保障适度,合理确定待遇水平及调整机制;追求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但并非政府包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追求积极的社会保障发展理念与政策;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合理分担责任,实现共建共享。
在第二单元会议上,专家学者围绕“全球社会保障百年发展:未来展望”进行自由发言,重点探讨了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给社会保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参考,新业态下非正规就业者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等议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主持了这一单元会议。
郑功成教授总结了中国社会保障在近40年间获得快速发展的经验:一是坚持发展经济,为社会保障发展奠定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财政投入是中国快速建立覆盖全体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和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性条件;三是尝试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虽未成型,但正在积极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是渐进改革策略避免了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带来社会动荡,当前已经到了通过顶层设计推进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新发展阶段。
另外,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凯斯勒、德国卡塞尔大学教授施罗德、丹麦南丹麦大学教授彼德森、德国汉斯-伯克勒基金会收入分配研究室主任施潘纳格尔、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布尔、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教授刘涛等1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发言。
聚焦与当代社会保障紧密相关的老龄化问题、新业态发展问题、气候环境问题、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问题、政府责任问题等焦点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回顾过去一百多年,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及各国政府等多方主体的不懈努力下,全球社会保障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跨国、跨区域流动的增多,新经济新业态打破了原有的雇佣模式与劳资关系的平衡,各国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面临着共同的挑战,特别需要正视新问题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同时以辩证的眼光展望未来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与会者主张,加强各国专家学者的对话与交流,将有助于取得共识,并形成有益于解决新挑战的新方案。
[责编:郑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