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智慧产业北京论坛召开

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智慧产业北京论坛召开

2018-10-26 18:00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武鹏飞)2018年10月26日,由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IT移动智库平台协办的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智慧产业北京论坛在北京-内蒙古宾馆召开。这是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继2018年1月19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2018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首届智慧产业峰会”之后,深入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建设数字新区,打造智慧产业高地的又一次重大举措;是新区发布产业规划,集聚专家智慧,共商产业发展的一次盛会;也是展示新区建设一年来成果的汇报会。行业专家、国家相关部委及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委办厅局负责人、智慧产业领军企业代表共150多人参与了活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委员会副组长、“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作“从数字产业化到产业数字化”主旨演讲,为推进新区开展数字经济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论坛会上,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成果发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发展部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EBG全球智慧城市业务部总裁郑志彬,微软加速器CEO檀林,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敖志强等专家及企业代表,分别围绕各自领域和行业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在下午召开的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包括孙九林院士在内的3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会,与会专家围绕“以科技创新助推新区智慧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论坛发布的《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作为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绘制了美好蓝图,规划期为2017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规划》以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在全国、我国北方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坐标中找准新区的功能定位:新区是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地、参与全国竞争的领头力量;新区是弥补呼和浩特市的产业短板,全方位提升首府“首位度”,形成错位发展、层次分明、协作有序的呼包鄂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新区产业发展策略突出新(瞄准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高(突出产业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集(体现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优(发挥新区资源及要素的比较优势)、适(强化与新区定位和资源环境相适应)五大特点,根据产业自身优势、产业竞争情况、区域条件、区域定位与产业准入四个维度,筛选适合和林格尔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及方向。《规划》重点围绕新区“一核两翼”的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以大数据产业为引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绿色生态产业为品牌,以健康休闲产业为特色,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推动传统能源化工产业转型,构建智慧、绿色、创新、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区将积极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大数据产业,构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率先突破;发展具有全国优势的绿色生态产业,推动“蒙”字头绿色食品、生态修复产业走向世界;加快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草原特色的健康休闲产业;推动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文化创意、特色会展、科技服务、高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据介绍,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成立一年多来,深入贯彻落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区智慧产业呈现出强有力的集聚发展态势。大数据应用产业蓬勃兴起,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云计算基地,服务器运营总数超过70万台;微软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基地,蒙牛全球电商平台等项目投入运行;航天信息汽车电子标识无线射频卡示范城市、清华博奥晶典基因检测中心、银帝人工智能交通项目全面开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稳步推进,上海和旭、白云电气、通用航空等项目进展顺利。京东“亚洲一号”现代物流园顺利开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小镇、数聚小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大健康产业取得突破,金宇生物科技、人福蒙中医药、国家西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科研合作项目持续深化,与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科研团队合作有序开展。新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国家火炬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示范基地、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正在积极争取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还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以“四新”促“四化”,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林格尔新区必将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边疆民族地区创新发展高地。

[责编:李澍]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