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国际研修班开班仪式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国际研修班开班仪式举行

2018-10-30 14:15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赵宇)2018年10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国际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廊坊市举行。本次研修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承办,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孙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欧亚处处长金哲等出席仪式并致辞。廊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奚献军、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李红杰致欢迎辞。仪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晓泉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国际研修班开班仪式举行

会议合影

  金哲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宣读致辞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硕果累累,为实现共同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五年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了“开放”“合作”“和平”的代名词,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词。“一带一路”因“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而展现出强大影响力,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繁荣之光。

  李永全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所包含的深刻内容日益为合作伙伴所理解和支持,互利合作愿望日益强烈,项目日益增多,合作成果令人鼓舞。今天,我们处在世界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尤其欧亚地区各国发展利益从没有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寻求共赢的合作和发展模式是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他还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修班的学习,学员朋友们可以了解中国的国情、对外政策、国际合作政策、文化合作模式,并建立深厚的友谊。

  奚献军在致辞中表示,廊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深厚,文化产业发展处于领先水平,希望与会专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为廊坊建言献策,为推进“廊坊文化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孙力在致辞中对研修班提出希望,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是我国研究欧亚地区问题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问题研究的“重镇”之一。希望通过本届研修班的举办,与欧亚国家智库专家建立更为紧密的学术合作关系。

  李红杰对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新奥集团于2014年2月发起成立了“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香港)”。新奥集团以能源为主业,但成立的基金会却专注于文化。此次学员代表议程中参观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目的在于搭建交流平台,让各个国家的文化得到充分展示。欢迎各位嘉宾在中心开放运营后莅临参观指导。

  在之后的学员代表发言环节,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发表了对“一带一路”的看法与感受。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副校长丘普里斯·奥莉加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今年也是中白关系中的重要一年,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推动下,双方对人员交往实施相互免签。此外,两国高层互访、国家年举办都为中白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格鲁吉亚外交部法律事务与议会关系司高级顾问戈戈恰希维利·塔里耶尔提出,格鲁吉亚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也是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国。中格自贸区签署后,格鲁吉亚可以成为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格穆耶娃·卡林娜对中俄的相关合作进行回顾与展望,表示中俄两国是欧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和“带盟对接”的重要伙伴,两国政策沟通不断深化,在经贸领域不断取得新成绩。此外,在北极航道、能源基础设施、铁路物流、跨境务实合作也在不断推进。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办公厅直属国家管理研究院外交研究所教授科日洛娃.斯维特拉娜则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对哈萨克斯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辅相成,在交通基础设施、跨境物流、能源合作等领域取得瞩目成就。中哈关系已经成为双边关系、邻国关系的典范。哈萨克斯坦精英阶层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马歇尔计划”,而是开放、平等、互利的合作平台。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需要实施好“增进民心相通”这项基础性工程,而智库资源、智库交流是民心相通的题中之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充分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端智库平台,紧扣“民心相通”,举办以人文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为主题的国际研修班。本次研修班学员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学员来自职能部门、高端智库、科研及文化机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奥集团及在京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代表和研修班学员共计60余人出席了仪式。

[责编:李澍]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