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生出生于偏远农村一个书香之家,早期的家庭教育使他对知识有一种渴望,并树立起与时俱进、学以致用的观念。
1982年,参加工作多年的杜庆生后考入山东大学干部班进行深造,毕业后留在济宁市委机关工作。1992年,杜庆生赴汶上县任县委书记,着眼于“富民强县”,做了大量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1995年,杜庆生回到济宁,主要分管市委的综合文字工作,历任市委副秘书长、市国家保密局党组书记、市委政研室主任等职。工作期间,他参与了全市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并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了一系列调查报告、科研成果。
“在历史上济宁因河而兴,现在的济宁段运河依然生机勃勃,因而保护开发的任务很重,不论是中心城市建设,还是生态型文化旅游、航运物流的发展,都要考虑到用好运河,发挥运河文化的引领作用。”就是在各种工作、调研期间,杜庆生与运河结缘。2001年,在杜庆生的积极筹备下,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成立。研究会成立后,杜庆生和研究会成员一起,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先后提出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城市品牌、跨河抱湖展开城市布局、对城区古运河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北水南调“引水入城”工程、抓紧修复“运河之都”标志性建筑河道总督衙门、从突破城区旅游入手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等二十几份推进实施“依河兴市”战略的意见和建议。他还全程参加了大运河保护申遗的几乎所有全国性活动,促成保护修复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进入国家决策、推动建成国家级南旺分水枢纽遗址公园。
2006年,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研讨会召开,20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运河沿线21个城市领导汇聚一堂,围绕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等问题进行研讨。杜庆生以济宁市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了关于运河申遗的观点:从我做起是基础,全河贯通是关键,首要任务是保护,“把运河这份宝贵遗产切实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才是我们真正要达到的目的”。运河申遗成功后,杜庆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做好运河的保护上。经过几年的探索,他形成对待运河的理念和思路是:“‘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愈充分,就愈能做到永续保护与传承,让运河能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在杜庆生看来,运河文化作为行为文化,包含忧国忧民、敢于担当,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勤奋敬业、鼎力革新等思想特质,以及在顺应自然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人水和谐科学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为了让年轻人对运河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主编了大型画册《中国运河之都——济宁》和近50期《运河文化研究》会刊,主持策划并参与了《运河风情.济宁卷》的编撰和长篇纪实历史小说《运河风云》的创作,就运河历史和运河文脉追踪、运河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系统阐释。十几年来,他还一直积极在机关、学校、社区、部队宣讲运河文化知识,筹备建立了“济宁市运河文化学习实践基地”。杜庆生相信,“随着我们对运河的保护、对运河文化的传承利用和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的运河一定会越来越美丽。”(光明网记者李澍)
【杜庆生简介】
济宁市运河研究会会长、济宁市“百人宣讲团”成员、济宁市理论宣讲人才百人库成员。喜好研读历史、文学和写作,多次在《求是》杂志和新华社《内部参考》上发表长篇文章。曾任汶上县委任书记,济宁市委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在汶上期间,着眼于“富民强县”,做了大量管长远打基础的工作,向全国推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好军嫂韩素云,发现了佛牙舍利等一大批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的佛教圣物。积极投入运河文化研究和运河保护开发事业,提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是最好的保护”等理念。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形成的后申遗时代关于大运河和运河文化“一要保护,二要传承,三要利用”等理念和思路进入党和国家最高决策层面。
[责编:李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