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思享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首页> 理论频道> 思享家 > 正文

【思享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9-10-23 16: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洪宇

  10月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落下帷幕。今年是互联网发展五十周年,也是中国接入互联网二十五周年。在这个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望成为全球互联网再出发的新起点。

  自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维护网络主权”,到第二届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超越全球东西方、南北方等级结构,团结世界各地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舞台。今年,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表达了利用技术促进发展的基本判断,旗帜鲜明地倡导“共同发展”价值,为反思历史、检视当下、走向未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回望历史,全球互联网兴盛于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建构互联网格局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陷入低潮等时代背景下,以美国为主导的互联网浪潮成为兑现新自由主义的前沿场景。得益于技术与商业上的单极优势,跨国市场力量在互联网领域中与多元势力接触勾连、融合嬗变,壮大了发达国家与跨国资本之间政商合一的基础性霸权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强调个体权利的“互联网自由”和超越国家疆域的“全球网络公域”的霸权话语,成为指导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默认理念。

  全球互联网极大激发了社会传播能力,但是这个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格局充满着悖论。一方面,互联网的跨界发展嵌入在传统、现代、后现代相混杂的整体政治经济格局中,延续着不均衡、不对等、不具代表性的全球秩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主导的霸权话语却推崇同一性的发展与治理模式,漠视全球各地差异化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诉求,其结果是该话语体系与现实层面的断裂,既无法反映也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日益尖锐的危机和抗争。尤其是在经历2008年爆发的数字化衰退、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以及西方右翼势力抬头等一系列危机之后,美国自八十年代起向全球推广的方案已遭受全面冲击。

  当然,即便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高峰时刻,以经济技术全球主义为论调的宏大叙事,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主体性。以中国为例: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以务实姿态采取“博弈式融合”方式参与由跨国机构、国际产业链、基础设施、网络公众共同组成的全球互联网,但又辩证地在物质、体制、观念层面保留关键性的自决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大国也非常重视互联网蕴含的发展机遇,并积极参与并试图修改“中心-边陲”的传统传播秩序。但是,在硅谷企业为主导的网络空间全球版图中,中国所培育的具有国民精神的互联网领域可谓在全球独树一帜。

  检视当下,全球互联网格局处于充满可能的转折点。截至2019年,全球已有超过半数人口上网:亚洲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数量,北美与北欧在接入率上仍然领先,非洲大陆正体验着全球最快的上网人数增长速度。随着互联网技术形态、创新主体、社会基础经历重大转变,全球互联网中并存着多样性、甚至是多极化政治经济格局,这种局面会带来更多观念、规则、体制上的创新与冲突。由此,我们需要追问,在数字资本主义陷入结构性危机而技术的社会潜能依然巨大的双重历史情景下,以“中国崛起”为动力的全球秩序转移,能否推动全球互联网格局从“丛林法则”走向共同体?

  互联网发展正进入下半场,技术发展需要追求更具代表性的道义标准。只有克服遏制论、威胁论等零和思维和霸权模式,互联网才能成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催化剂。我们看到,由于互联网在隐私、安全、社会再生产领域构成新的挑战,部分国家以安全为名,延续帝国模式,将网络空间军事威慑常态化。如何追求更具代表性的开放、民主、自由、安全、共赢,这也是当下互联网时代需要回应的命题。

  面向未来,本次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一部超越国家本体视野、充满辩证智慧的框架性文件。该文件明确倡导“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四项原则,并将该主张立足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治理权与参与权。值得注意的是,尊重网络主权不等同于绝对独立,而更多地表达为在发达国家技术、商业、意识形态等霸权条件下,民族国家维护集体发展权利的制度保障和观念基础。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新自由主义历史条件下,互联网构成跨界跨梯度、复杂多元、内外勾连的价值格局和利益格局。国家早已不是该领域的唯一支配者,而是嵌入在由国际组织、跨国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网络公众共同构成的网络化关系中。因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立体互动的治理框架,旨在在既有的多利益攸关方格局中树立必要的主权能力和主权精神,这正是回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包容共享、共商共建的广泛呼吁。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携手各国各界,推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全球化进程,并勾勒出一个旨在更好处理共同体和差异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一体化与多样性的新型治理框架。这样的中国创议,立足问题意识,胸怀世界主义,将为全球互联网再出发开辟新起点与新征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网络治理与中国互联网全球化协同研究》(18AXW009)的研究成果。】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