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02-10 16: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林文棋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规划师 郝新华、阚小溪、李昊杰、吴梦荷、王乾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全国持续蔓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各地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包括减少交通流动、延长春节假期、取消大型集会、关闭旅游景区等,对于遏制疫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这些紧急状态下的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一定时期的市场消费行为和企业复工生产产生影响,疫情过后如何让经济尽快恢复也将随之而来。充分预判,提前准备,从而在疫情过后迅速有效开展经济恢复工作,是我们当下不可忽视的问题。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们很容易会想到17年前的SARS疫情。回顾2003年,SARS疫情在短期上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下行影响,但未改变中长期向好趋势的特征,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10%,总体趋势上未发生明显改变。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图 2001-2006季度经济指标同期增长

    (作者自绘,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已初步显现,我们通过以下的数字可以感受一下其短期内掀起的巨大影响力。

    简单估算,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

    受疫情影响,万达电影股价自1月17日起持续大幅走低,从21.92元人民币每股,降至当前14.80元人民币每股。 老牌京菜金百万餐馆年前店里囤了40多万元货物为400多桌年夜饭做准备,疫情消息一出,客人纷纷退了预订的年夜饭。河南漯河一鸡苗养殖企业,因饲料运输困难、活禽交易市场关闭等,对鸡苗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损失逾愈100万元……

    单从数字上来看,这样的经济损失放在任何一个小国家,对其经济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针对疫情将带来的经济与产业影响,之前有不少专家作了全国尺度的总体判断。但是我国各地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因此所面临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了解疫情对各个地区产业的不同影响,以采取因地制宜的应对措施,对疫中准备和疫后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评估了疫情对各省产业发展的可能影响。

    “负向”与“正向”,各省产业发展可能会受哪些差异化的影响?

    判断疫情对各省产业发展的影响需要从明确疫情重点影响的行业入手。我们使用各省各行业的劳动力数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此次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可分为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即有好有坏。

    就负向影响来说,本次疫情产生负向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线下消费行业,如旅游、电影、餐饮、住宿、零售、文体娱乐等。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复工复产推后和原材料供给不足而受到较大冲击,如纺织、服装、家具、造纸等。受前端消费传导,食品制造、酒水饮料制造也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病毒传染源控制、饲料缺乏、活禽交易市场关闭等因素,畜牧业、渔业等行业也受到冲击。

    受负向影响较为严重的省份在空间上基本呈“风车型”,以湖北省为轴向四周辐射分布。在影响程度方面,总体上呈现东南沿海高、西部内陆低的空间特征。其中,影响程度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北京、海南、广东、天津,均位于我国主要城市群与经济增长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上述地区受负向影响较大的行业均主要包括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等行业。以北京为例,以上6类行业的就业人数总占比达到14.89%,产值总占比高达52.97%。海南省受影响行业中,房地产、航空运输、水上运输、住宿等行业尤其突出,与其作为我国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特征相关。截至2月4日,海南碧桂园、恒大、融创等多个品牌房企超百个在售楼盘均已关闭售楼处,停止销售活动。

    在各省受到负向影响的程度表现之下,还存在着受影响行业的差异。受影响较大的省市中,北京和上海等服务业发达的特大城市,其金融、商务商贸、航空运输、餐饮、文娱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广东、天津、浙江、福建等则在纺织、纸制品、家具、家电等轻工制造方面受影响突出。受到中度影响的省市中,宁夏、内蒙、河南等省份在食品加工上影响突出,四川、贵州等省份在酒及饮料制造上影响突出,这其中,还不乏有些地区有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如内蒙的伊利和蒙牛、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等。受到较小影响的省市由于经济和工业普遍不发达,一产及一产相关服务业影响较为明显,如青海、甘肃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和新疆的畜牧业等。

    就正向拉动来看,因对医疗防护、环境清洁消杀等的巨大需求,带动了医药制造、医疗器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行业。同时由于减少了线下消费和外出,消费者转向线上,而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并进一步拉动了对IT基础设施的需求。

    受正向影响较大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较负向影响地区更为集聚,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地区,尤其以东南沿海省份居多,其中影响程度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天津,位于我国三大城市群中,其信息技术服务和相关设备制造较为发达,也是受正向影响的主要行业。此外,天津与江苏由于医药制造业较为突出,该行业得到正面拉动。

    当前与未来,政策该如何指导?

    在疫情出现之后,各地纷纷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政策。总体来看,各地的政策都落实在加强金融支持、减轻企业负担、稳定职工队伍、优化审批服务四个方面,具体的办法包括降低融资成本、保障信贷余额、降低税费、房租减免、缓缴社保、返还失业险等。但因各地面临的问题相似、却不同质化,其受影响的程度和行业均存在差异,因此精准施策过程中应针对各地的行业特点,实行差异化引导。如三亚市针对本地旅游企业实行缓缴水电气等费用,鼓励旅游企业在疫情期间对其经营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口罩生产大省山东,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财政贴息,并降低对疫情防控相关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费率。

    为进一步对抗疫形成更加正向有力的引导,在此我们建议在未来精准施策过程中,应分三个层面来进行。在全国总体统筹层面,应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影响差异,通过重点地区及重点行业的精准投放与调控,以精细化的财政、金融等调控措施为各地提供实质性帮助;在各地宏观调控层面,除了普惠性的政策,也应关注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即使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也需要对部分重点特色行业进行针对性帮扶;在下沉至具体的企业帮扶时,还应进一步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利用政府平台资源提供更多切实帮助。如目前许多小微企业由于疫情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无法开工,国内和海外客户正在流失,纷纷发出公告寻求新的原材料供应。这一普遍而迫切的需求,必须依靠政府力量协调解决。

    从2003年到2020年的17年间,我国经济体量获得巨大增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成熟。同时我们对疫情防控的经验更为成熟,对企业的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因此次疫情而改变,并且还可能催生新的产业机遇。只有做好预判并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 责编:郑芳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四重叙事的思政课

  • 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实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