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 王铭玉
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中,“文明互鉴”是一条光明之路,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种期待。与此同时,“文明互译”也引起了更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其桥梁作用逾发凸显。文明互鉴是一个存异的过程,其主旨是追求“和而不同”;文明互译是一个求同的过程,其主旨是追求“美美与共”。“文明互鉴”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文明互译是文明互鉴的前提条件,它试图解决“客观上传而不通、主观上通而不受”的问题,力求做到“语言铺路,翻译通话,母语通心”。因此,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地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要建好“文明互译”之桥,走好“文明互鉴”之路。
文明互鉴
(一)文明因差异而互鉴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就世界主要文明而言,很早便形成多种类型。俄罗斯历史学家和文化哲学家达尼列夫斯基把世界文明分为10类,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把世界文明分为8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用代际延续概念把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分为两代,“文明冲突论”的始作俑者、美国学者亨廷顿把当代世界文明分为8类。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生态环境和历史来源不同,不同文明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各不相同;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差别也很大。
人类社会每一种文明都彰显着思想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意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都是历史长河中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积淀,都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国需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之间必须加强交流和互鉴,使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
(二)文明因互补而互鉴
自然法则表明,异性、异质事物具有互补性。社会文化现象也一样,每一种文明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如果两种文明完全相同或相似,就不可能取长补短。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罗素十分注重文明接触和互补的重要性,他曾说过,“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人类文明的互补造就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历史的长河才不至于断流和干涸。
(三)文明因共生而互鉴
和谐共处、共同繁荣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亘古追求。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佛教并非源自中国,但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遍及世界;儒家思想源起中国,却同时受到众多西方思想家的推崇,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古丝绸之路的出现,方使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明以及天文、历法、医药、人文等传入中国。单就中国文明的出现和发展也并没有孤立于世界其他地区,无论是通过欧亚草原,还是中亚的巨大山脉、沙漠和绿洲,亚洲、非洲和欧洲其他文明的一些有益想法、器物和技术都跨越了千山万水,辗转传入中原,极大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文明的内涵。可以说,中华文明里凝结着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的基因和密码。因此,世界的文明史就是人类的共生史,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正是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塑造而成的。
(四)文明因创新而互鉴
历史发展表明,人类欲迈进终极文明,必须彻底杜绝消极成本的支付,也就是人类必须学会从文明中创新、从文明中进步,而文明多样性正是创新的源泉,文明互鉴正是进步的路径。
以文化创新为例,文明互鉴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许多文化创新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中产生的。比如,现代西方流行的许多舞蹈、音乐,就是在非洲黑人和印第安等民族的舞蹈和音乐上创造的。再则,相同文明内部文化的承袭和深度挖掘同样构成了文化创新的源泉,比如像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杨丽萍的孔雀系列舞蹈等民族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创作,都根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繁荣着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体系。另外,文化繁荣发达与否受“文化多元共存”因素的影响很大。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越单一,保守性和排他性也越强,社会和文化发展也就越慢;而开放的、多种文化交流的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较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文明互译
文明互译是文明互鉴的前提条件,2019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关于“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的出台正是说明了文明互译的重要所在。当前,中国对外话语传播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意识形态差异的挑战,二是文化差异的挑战,三是语言差异上的挑战。这些差异引起的翻译认可度问题常常使我们陷入“客观上传而不通、主观上通而不受”的尴尬境地。若要畅通“文明互鉴”之路,必须要把“文明互译”之桥搭好。
(一)文明因多元而互译
目前,全球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消解不同的文明、文化、国别意识形态带来的误解与障碍,超越“文明冲突论”,还世界一个美好的家园。
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文明便呈多元发展的趋势,而且并不存在文明本身的不共戴天,或者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先天优越,因为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民族都因自己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源流而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又培育造就了性格不同、价值观念各异的民族。五彩缤纷的世界文明各有千秋,为人们提供着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它们彼此的区别只是“符码”的不同,我们要想超越“文明冲突”就需通过互译去解读文明密码,通过互译去领略多元文明的奥妙,通过互译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通过互译从迥异的文明因子中汲取营养,从而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世界因多色而互译
身处同一个世界,每一种文明都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花,不管明艳绚丽,还是素雅简单,它们都因自己的着色而具有存在的价值。在这个多色的世界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最高境界。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只有彼此欣赏和汲养,多色的世界才会永不褪色。
历史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如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他试图提醒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毋庸置疑,文明互译就是看世界的眼镜:了解世界必须语言铺路,彼此的翻译能够满足相互的了解,而用对象国的语言交往就能够实现人心相通的最高境界。试想一下,在我们共同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没有语言的桥梁如何彼此沟通,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大道之行也,语言要领先,文明互译的主旨就是要重新共建“巴别塔(通天之塔)”。
(三)文化因多样而互译
文化多样性是近代以来人类追求文化平等的理想信念,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如果说,我们每个人无不生活在现存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那么,其中最根本、最核心并能贯穿人的始终的,只能是个人所使用的一定民族、一定类型的语言。
进而言之,人类既生活在物质文化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精神文化,尤其是语言的世界中。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文明与文明联结在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勾连在一起。人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套用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我们可以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文化、想象一种文明”,文化要联通,文明要互鉴,须臾离不开语言的先导和文明的互译。
(四)语言因多种而互译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表明,语言的多样性保证了文化的多样性,语言的类别多寡意味着世界“丰富程度”的高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语言文化交流将起到增信释疑、沟通情感、缔结友谊的担当作用。
语言是人类真正的遗传密码。由于语言的存在,人类就不再仅仅居住在“同一个生物环境中”,而是生活在“不同的、具有独立意义的现实世界中”。如果说,不同的语言意味着不同的世界,那么,多语种对人类而言就意味着更宽的视野、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空间。文明互译的意义正在于此。相反,如果一种语言未得到保护,它与其他语言之间未进行科学有序的互译,其承载的文明必然会自然减弱或逐渐消失。比如,世界上语言消失速度最快的5个热点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中南美洲、北美洲位于太平洋海岸线以北的地区、西伯利亚东部以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西南部。所有这些地方都居住了使用多种语言的土著民族,但由于语言失去保护而失译,直接导致了这些土著民的数量正处于减少之中。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说是其民族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文化的多样性,内在必然包含着语言的多样性,文明互译是促进人类发展、对话、和解、包容与和平的重要前提。
语相通是心相通的基础,推动各国共同繁荣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语言的独特作用,特别是要通过“文明互译”,进而实现“文明互鉴”。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互译、融合的宏伟画卷,世界各国只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大业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