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郑芳芳)9月17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101场活动,以“云宣讲”的方式举办。“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作题为《中医药抗疫与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的演讲,介绍了中医药抗疫的巨大贡献,强调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疫情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张伯礼表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随后,他就中医药在此次抗疫中的具体实践作了详细阐述。“我国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疫病历史,《史记》 记载的公元前243年‘天下疫’始,至 1949年止,共有大疫 500余次。每一次,都有中医药‘参战’的身影。”张伯礼指出,中医对于疫病的认识,在防治疫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医药早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张伯礼表示,中医药战“疫”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贡献:一是对于“四类人”集中隔离,普遍提供中药,仅江夏方舱医院的最高日均供应汤药便达37778袋,有效降低了确诊阳性率,阻断了疫情扩展和蔓延;二是中药进方舱治轻症/普通型患者,采取汤药、中成药、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等综合治疗方法,服用中药率100%的江夏方舱医院转重率为0;三是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患者,并尽早足量使用中药注射剂,在关键的病理环节上力挽狂澜,四两拨千斤;四是恢复期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同时,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坚持以疗效为导向,边救治边研究,快速筛选出临床疗效显著的“三药三方”。“大部分患者没有后遗症,有后遗症者多数会很快康复。且后遗症和新冠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呈正比。”张伯礼院士强调。
如何科学、迅速、精准地决策部署,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疫情伊始便前往抗疫一线的张伯礼对此感受颇深。他在演讲中指出,新冠病毒具有高传染性、高隐蔽性等特点,封城之后采取的所有干预措施将总感染人数降低了96.0%,集中隔离“四类人”等系列干预措施降低了69.6%的感染,大排查降低了3.7%的感染。“这实实在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重视、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的防治方针,科学防疫、精准布控,强有力地阻断了传播链条。”张伯礼认为,抗疫的过程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张伯礼在演讲的最后强调,现在中国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我们应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应急反应和防控救治体系,完善预警响应机制等。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夺取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本场活动由光明网承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对演讲内容进行同步刊播。